非凡75年·文體篇|傳統文化怎樣創意傳承?

編輯︰聞華
導讀
新中國成立75載,風雨兼程,滄桑巨變。「非凡75年」系列專題,梳理中國在科技、政經、文體、環保4大領域,經歷了怎樣的變遷、突破和發展。

      本文是文體篇第3篇文章,帶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非凡75年|文物與新科技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留下無數瑰寶。隨着社會發展,科技被愈來愈多地應用於文物的發掘、修復、保育和傳播。

      2011年,國家「十二五」規劃將「文化數字化建設」列為九大工程之一;2022年,文化數字化上升為「國家戰略」,被寫入中共二十大報告,規劃指出,到2035年,要建成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四川三星堆的考古工作艙,看起來如同一個「太空艙」。
四川三星堆考古應用大量科技手段,恆溫恆濕的工作艙看起來好像一個「太空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0年重啟發掘的四川三星堆遺址,被視為中國科技考古的一個新標桿。恆溫恆濕的考古工作艙,配備功能各異的操作系統,幫助考古工作者更好地、更安全地提取文物,防止文物氧化、損毀。3D掃描和打印技術,被用於為出土文物製作「保護套」。人工智能(AI)技術,助力散落在不同考古區域的文物碎片「跨坑拼接」,重現原貌。

      延伸閱讀:「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北京故宮和敦煌莫高窟,被視為「數字化」的先行者。 

      北京故宮博物院於1998年啟動數字化建設,利用3D掃描等技術,為建築和文物建立數字檔案。截至2023年,北京故宮逾5萬平方米建築,已製成高精度三維模型;所收藏的186萬餘件(套)文物藏品中,有95萬件已完成數字化。

      超過10萬件(套)文物的高清數字影像, 在線上「數字文物庫」免費公開,瀏覽量超過3,300萬人次。加上數字多寶閣、故宮名畫記、全景故宮等多個數字項目,千里之外的遊客都可以透過互聯網「雲遊故宮」。

2021年在北京舉辦的一個「數字故宮」成果展覽。
北京故宮博物院近年來推出數字文物庫、數字多寶閣、全景故宮、御花園VR體驗等多項數字服務。(圖片來源:Getty)

      也是在上世紀90年代,敦煌研究院開始了建設「數字敦煌」的探索,希望實現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和永續利用。經過多年探索,敦煌研究院建立起一整套不可移動文物數碼化採集、加工、存儲、展示的技術。

      截至2023年,敦煌研究院已完成295個洞窟壁畫的數字化採集、186個洞窟圖像的拼接處理;7處敦煌大遺址、45身彩塑,已完成三維重建;212個洞窟的空間結構,已完成三維激光掃描。2016年上線的「數字敦煌」資源庫,向全球共享了30個洞窟的高清圖像,並提供全景漫遊服務。

      精確到毫米級別的3D打印技術,以及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景)等沉浸式科技,為文化遺產的展示提供更多方式,讓觀眾可以「身臨其境」,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為了更好保育和傳承敦煌文化,莫高窟自1990年代開啟「數碼保育」之路,包括用3D打印技術等「複製」莫高窟,圖為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展出的莫高窟第57窟複製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4年,敦煌研究院在甘肅蘭州舉辦「數字敦煌展」,首次將不可移動的壁畫、彩繪「搬出」敦煌石窟,包括2個利用高保真數碼技術1:1複製的洞窟。

      2018年,故宮博物院推出《御花園》VR體驗,利用三維特效還原歷史上故宮御花園的風貌,讓觀眾可以看到已經消失、或尚未開放的御花園全貌。

非凡75年|文化的新載體

      2019年起上映的《白蛇》系列動畫電影,取材自中國民間傳説《白蛇傳》,以創新的藝術形式,引發更多年輕人對民間傳說和傳統文化的關注和共鳴。

      2021年8月首演的爆款舞劇《只此青綠》,讓傳世名畫《千里江山圖》走出博物館,吸引到不同國家、不同圈層受眾的關注。截至2024年4月,《只此青綠》在968天內演出500場,走過62座城市,仍然非常火爆,並陸續走進新加坡、土耳其、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2024年2月,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在北京中央歌劇院演出。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自首演以來,在海內外掀起「青綠腰」熱潮,引發人們對於《千里江山圖》的關注,圖為北京中央歌劇院演出的《只此青綠》。(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圍繞《千里江山圖》開發的茶具、雪櫃貼、服飾和數碼藝術展,亦備受歡迎,成為傳統文化IP跨界聯動的一個典範。

      脫胎於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的國產3A遊戲《黑神話:悟空》,於2024年8月上線後全網爆火,掀起人們對西遊文化和中國古建築的熱議。

《黑神話:悟空》中的一個遊戲場景(上圖),取材自中國著名的山西懸空寺(下圖)。
《黑神話:悟空》中的遊戲場景,大量取材自中國古建築,當中的一個場景(上圖)取材自著名的山西恆山懸空寺(下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黑神話:悟空|國產遊戲也能畫質精美 源自美術總監楊奇的文化自信

      近年來,文創產品、影視動畫、現代舞劇、電子遊戲等等,成為文化的新載體,讓傳統文化走近大眾、走近年輕人。

非凡75年|非遺與新媒體

      中國是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2006年,中國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到2024年,中國共有國家級非遺1,557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超過3,000名。

      曾經,非遺傳承主要依靠師徒、家族的代代相傳,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的發展,為非遺傳承提供了更多方式。

江蘇南通非遺面塑傳承人透過直播向觀眾講解面塑製作技藝。
抖音等短視頻或直播平台,為中國非遺項目提供了更「貼地」的宣傳平台,圖為江蘇南通非遺面塑傳承人透過直播向觀眾講解面塑製作技藝。(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各類網站、APP,「抖音」等短視頻平台,成為非遺傳承的新舞台。

      「抖音」早在2019年推出「非遺合夥人」計劃,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近2萬場非遺直播,平均每分鐘就有13場直播開啟。

      2024年抖音發布的《非遺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共有1,379萬網友在抖音分享非遺體驗,購買非遺團購商品的用戶數同比增長328%。抖音上註冊的1,428名非遺傳承人中,30歲以下的有199人,同比增加72%。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2024-10-04
志記鎅木廠及負責人王鴻權

香港老店|香港鎅木業最後一章 74年志記鎅木廠傳承珍惜大自然

2022-09-12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2:30
中醫藥發展歷程和成果

非凡75年·文體篇|中醫藥傳承與創新 惠及全球人類 貢獻中國智慧

2024-09-23
2:47
近年,網劇、網文、網遊已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三樣」。

非凡75年·文體篇|中國文化出海「新三樣」:網劇 網文 網遊

2024-09-22
2:30

非凡75年·文體篇|全民健身 全民健康!8億中國人每周做運動

2024-09-18
3:05

非凡75年·文體篇|新中國體育75年 從零到4000個世界冠軍

2024-09-16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2025-04-25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1984年4月3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華羅庚獲授院士

華羅庚獲授美國全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生骨大頭菜

  在廣東話俗語當中,形容寵過了頭的孩子,叫作「生骨大頭菜」。為甚麼?

  原來是和大頭菜的生長有關。

  大頭菜即是大頭沖菜,是廣東一帶的傳統風味名菜,這種菜通常會被人取出莖部作醃製鹹菜之用,蒸肉餅、蒸魚都會用到。但如果大頭菜種得不好的話,菜中的纖維便會又粗又硬,吃菜時便會弄得滿口是渣,就想像有骨頭一樣,難以下嚥。

  農民會以「種壞」來形容這種不好的大頭菜,而「種壞」又...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