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通識|認識「一帶一路」

撰文︰黃皓頤
導讀
中國式現代化、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這些詞相信大家都聽得很多,但它們到底是甚麼意思?究竟有何內涵和意義?「國策通識」專題系列文章從多個方面,為大家拆解中國近年重要的國家政策和理念。

  「一帶一路」是中國2013年提出的合作倡議,這個名詞究竟代表了甚麼?如何推進和實踐?「一帶一路」有甚麼標誌性基礎設施建設?本文一一細說「一帶一路」的基本概念和知識。


 一帶一路|2013年習近平首次提出 加強歐亞經濟聯繫

習近平
習近平2013年出訪哈薩克期間,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起點。(網上圖片)

  「一帶一路」是中國在2013年提出的合作倡議,當初為何有此想法?

  回看當時的時代背景,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影響全球,令世界經濟亟需新動力刺激復蘇勢頭;與此同時,中國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高速增長後,也需要新的發展,使經濟繼續前進。

  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哈薩克,首次提出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繫更緊密,合作更深入。這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初心。

  一個月後,習近平又出訪印尼,再提出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發展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兩者放在一起,簡稱「一帶」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加上簡稱「一路」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就是「一帶一路」。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傳承弘揚古絲綢之路,更賦予其新的精神和內涵。(圖片來源:Getty)

  「一帶」從陸上向西開放,經中亞、俄羅斯、中東歐、西亞延伸至歐洲,打造國際大通道和國際經濟合作走廊,透過興建一系列標誌性基建項目,令中國技術和裝備走出國際。

  「一路」則是從海上向西開放,經東南亞、南亞至印度洋,再延伸至歐洲,簡單來說,就是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建設跨國以至全球的運輸大通道。

一帶一路|「五通」之路 推進合作實踐

  如此龐大的計劃,要如何推進和實踐?

  具體而言,就要實現「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一帶一路」怎樣建「五通」?
(當代中國製圖)

  「一帶一路」倡議從提出至今已逾10年,直至2023年10月,中國已經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當中包括在金融、鐵路、港口、能源、綠色發展、綠色投資、減災、文化等20多個領域,建立多邊對話合作平台,展開3,000多個合作項目,吸引近1萬億美元投資。

一帶一路|中國高鐵走出國際代表作:雅萬高鐵

雅萬高鐵
雅萬高鐵

  眾多合作項目中,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一環,矚目的基建合作,就是鐵路項目。而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2023年9月開通運行、中國和印尼合作建設的雅萬高鐵。

  雅萬高鐵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隆,全長142公里,設計最高時速公里350公里,將兩座城市的交通時間由3小時縮短至40分鐘。它是印尼以至東南亞第一條高速鐵路,更是首條全系統採用「中國標準」建設的海外高鐵,意義重大。

  延伸閱讀: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一帶一路|中歐班列滿載發展機遇 聯結世界

中歐班列
6月15日,一趟滿載110個標準箱貨物的中歐班列,從中國浙江義烏駛往德國杜伊斯堡。2024年1月至7月中,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1萬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雅萬高鐵,「中歐班列」則穿梭於中國與亞歐大陸之間,肩負着橫貫中西,物暢其流,惠及世界的重任。

  2011年3月開始運行的中歐班列,2016年成為統一品牌正式啟用,代表往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貨櫃國際鐵路聯運班列。中歐班列分別從重慶、成都、西安、鄭州、烏魯木齊等地,開往德國、西班牙等國家主要城市。

  延伸閱讀: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截至2024年3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8.7萬列。目前,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4個城市,連接11個亞洲國家、100多個城市。

  至於運送的貨物種類,已經由初期的手機、電腦等IT產品,逐漸擴大至服裝鞋帽、汽車及配件、糧食、咖啡豆、葡萄酒、木材等53大類、5萬多個品種,讓更多「中國製造」產品進入中亞及歐洲市場,也為中國帶回更多樣化的進口商品。

  「一帶一路」的第一個10年只是序章,放眼未來,從新的歷史起點再出發,「一帶一路」將會更具創新與活力,更加開放和包容,為中國和世界打開新的機遇之窗。

  延伸閱讀:國策通識|甚麼是「共同富裕」?

  延伸閱讀:國策通識|甚麽是「碳達峰碳中和」?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18小時前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2025-04-25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大嫚與小嫚  

  多年前內地有一套叫《青島往事》的電視劇,兩名女角在劇中的名字分別叫作大嫚及小嫚。在青島話及膠東方言當中,大嫚有「女孩」的意思,通常是長輩對晚輩女孩的稱呼。原來,這個稱呼來自德語?

  在德語當中,女士、小姐是Dame,複數就是Damen。由於青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曾被德國強佔管治,因此這種德語中文也出現在青島,故此有人認為這種稱呼也只有百多年歷史而已。

  此外,在青島話當中原本只有大嫚沒有小嫚,小嫚估計是後來才出現,用來形容更年輕的女生。

  不過,也有人認為早於清嘉慶年間...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