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晚谢灶 好做唔好 “谢灶”是过年传统的习俗。相传天神灶君除了守护家中的饮食与健康,还有一个特别任务,究竟是什么呢? 特别任务,就是在农历12月某日返回天庭,向玉帝禀告其所守护的家庭有否善行和恶行,而作恶的便会被赐予疾病或减人口。“谢灶”便是民间欢送灶君返回天庭的酬神仪式,至于谢灶的日期是“官三民四蜑家(水上人)五”﹐官家年廿三谢灶、平民是年廿四,之后再到水上人家。不过,由于现代社会官民的阶级观念并不重,民间也...
谢灶:官三民四船家五 年近岁晚,不少旧式食肆仍有谢灶的习俗仪式,以答谢掌管厨房安危的神明一年以来的关照。 “民间谢灶”,最初源于古人拜火的习俗,后来就演变成通过祭祀“酬谢”灶君的习俗。 相传灶君会在每年年末都返回天庭,将人间善恶向玉帝报告,所以一众百姓,为免被灶君打小报告,希望以“谢灶”这个形式讨好灶君,从而产生出这个传统习俗了。 说到谢灶,中国传统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讲法。 传统上,年廿三...
每日一词 一锅粥 “一锅粥”是广东方言,比喻一团糟、一个烂摊子。这个词由来是怎样的呢? “一锅粥”源自歇后语“煲燶粥——大煲夹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浆糊。粥煲燶(糊)了,便更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这个形态,反映做事并未完成,半途而废,一塌糊涂。 如果有人把“一锅粥”来个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锅泡”,事态便更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