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导演饺子弃医从画“啃老”3年:中国动画不能靠外包

编辑︰纪小廷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的票房突破100亿,荣登中国影史票房榜首,并冲上全球动画电影排行榜前三,票房仅次《玩转脑朋友2》和《魔雪奇缘2》。

  成功背后,导演饺子(原名杨宇)的创作历程却非坦途,曾靠“啃老”度过蛰伏岁月的他,如今发出“中国动画不能靠外包”的豪言壮语。

“啃老”3年终有作品 《哪吒2》聚焦亲情

  剔骨还父、削肉还母——哪吒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动画电影《哪吒2》大胆地改编了这个经典情节:神话中,父亲李靖在哪吒闯祸后对他严厉惩罚;电影中,父母则对他充满包容和理解。

  “所有的作品都有作者本身人生经历的映射”,导演饺子这样改编《哪吒2》,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在他不算顺遂的创作生涯中,给予了无限支持。

导演饺子是80后,从事动画行业20年,曾经籍籍无名的他,创作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的电影。(图片来源:时尚芭莎)

  饺子从小就想当漫画家,大学时出于现实考虑选择学医,但毕业后,他还是去了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并用业余时间学动画、做动画。业余创作依然不能满足他,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干脆辞职,一心一意在家做动画。

  工作后没多久,父亲就过世了,家里唯一的收入只有母亲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饺子就这样“啃老”3年,潜心创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他做出了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网上点击破千万,还获了不少奖项。也是这条片,让他被动画公司选中成为《哪吒》系列的导演。

  “我能走上这条路多亏了父母的支持和包容,所以我想把自己真实的感悟、感触,融入我的作品中。”《哪吒2》正传达了亲情的重要性。

  延伸阅读: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如何用好作品讲中国故事?

《哪吒》系列电影目前共有两部,分别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上)及《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网上图片)

哪吒形象突破传统 动画效果惊艳

  说到《哪吒》系列的成功之处,首先是突破传统的哪吒形象。以往作品中,这类英雄形象通常都走可爱风或帅气风。但饺子觉得“我们做帅的、萌的形象,已经做麻木了”,于是采用了现在的版本:下挑的眉毛、尖利的牙齿、一脸坏笑……这个亦正亦邪的形象打破成见,更符合饺子对哪吒的想像。

魔童哪吒亦正亦邪,打破传统动画中可爱或帅气的单一形象。(网上图片)

  第二个成功之处是惊艳的动画效果。《哪吒2》团队有4,000多人,在动画界他们都是专业选手,但在表演上全是门外汉。为了让画师更准确地呈现,饺子每次都先把自己的想法演出来,再让画师照着画。这些角色伴随了他10年,每个形象都刻在脑中,全片70%的内容他都亲身示范过。

  团队一直努力接近动画电影的天花板。铁锁链镜头是电影的重头戏,成千上万的妖族被困在海底,每个人身上都缠有一条锁链,交战时锁链随之甩动,不仅要乱中有序,还要具有摇曳的美感。

  所有的特效人员都没有类似经验,不得不经历长时间的探索和磨合。最终,他们把智囊团集中到一起,解决质感、数量、穿帮的问题。光是这个元素,从开始制作到最终通过,就用了一年时间。

  延伸阅读:全球悟空热 重温香港西游影视

继《流浪地球3》《长津湖》之后,《哪吒2》的动画技术再次让观众惊艳。(网上图片)

“死磕”动画技术 《哪吒2》攀上行业高山  

  创作《哪吒2》的过程中,团队曾希望找一些国际团队来帮助完成重点镜头,但效果并不理想。中外的文化差异,加大了外国团队参与中国动画的难度。

  比如“镜头中要出现金箍棒,中国的团队都知道是什么,如果是国外团队,你得从头解释,还要讲《西游记》和孙悟空。”《哪吒2》的工作人员这样解释。

《哪吒2》的动画后制是全中国班底,138间公司、4,000多名工作人员,打造出中国动画电影的又一代表作品。(网上图片)

  最终,还是靠中国团队的不断打磨,才实现了理想中的效果。“我们发现以往所仰望的那些大山,其实也是‘死磕’、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所有难做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我们也有这个潜力可以慢慢‘死磕’,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国外先进的工业流程和技术,差距也在缩小。”饺子说。

  在饺子看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主要在于作品本身,在于剧本、故事、角色等核心内容,“这些不是能外包的东西”。

  延伸阅读:《哪吒2》的周边产品为何如此火爆?

90后王兴兴 “英语学渣”是机械人天才

挑战全球最难算法!12306背后“最强大脑”——单杏花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如何用好作品讲中国故事?

黑神话:悟空|国产游戏也能画质精美 源自美术总监杨奇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