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75年·文体篇|传统文化怎样创意传承?

编辑︰闻华

      新中国成立75载,风雨兼程,沧桑巨变。“非凡75年”系列专题,梳理中国在科技、政经、文体、环保4大领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突破和发展。

      本文是文体篇第3篇文章,带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凡75年|文物与新科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无数瑰宝。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被愈来愈多地应用于文物的发掘、修复、保育和传播。

      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文化数字化建设”列为九大工程之一;2022年,文化数字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写入中共二十大报告,规划指出,到2035年,要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四川三星堆考古应用大量科技手段,恒温恒湿的工作舱看起来好像一个“太空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0年重启发掘的四川三星堆遗址,被视为中国科技考古的一个新标杆。恒温恒湿的考古工作舱,配备功能各异的操作系统,帮助考古工作者更好地、更安全地提取文物,防止文物氧化、损毁。3D扫描和打印技术,被用于为出土文物制作“保护套”。人工智能(AI)技术,助力散落在不同考古区域的文物碎片“跨坑拼接”,重现原貌。

      延伸阅读:“太空舱”里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开创先河

      北京故宫和敦煌莫高窟,被视为“数字化”的先行者。 

      北京故宫博物院于1998年启动数字化建设,利用3D扫描等技术,为建筑和文物建立数字档案。截至2023年,北京故宫逾5万平方米建筑,已制成高精度三维模型;所收藏的186万余件(套)文物藏品中,有95万件已完成数字化。

      超过10万件(套)文物的高清数字影像, 在线上“数字文物库”免费公开,浏览量超过3,300万人次。加上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全景故宫等多个数字项目,千里之外的游客都可以透过互联网“云游故宫”。

北京故宫博物院近年来推出数字文物库、数字多宝阁、全景故宫、御花园VR体验等多项数字服务。(图片来源:Getty)

      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敦煌研究院开始了建设“数字敦煌”的探索,希望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经过多年探索,敦煌研究院建立起一整套不可移动文物数码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的技术。

      截至2023年,敦煌研究院已完成295个洞窟壁画的数字化采集、186个洞窟图像的拼接处理;7处敦煌大遗址、45身彩塑,已完成三维重建;212个洞窟的空间结构,已完成三维激光扫描。2016年上线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向全球共享了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并提供全景漫游服务。

      精确到毫米级别的3D打印技术,以及AR(扩增实境)、VR(虚拟实景)等沉浸式科技,为文化遗产的展示提供更多方式,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更好保育和传承敦煌文化,莫高窟自1990年代开启“数码保育”之路,包括用3D打印技术等“复制”莫高窟,图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出的莫高窟第57窟复制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4年,敦煌研究院在甘肃兰州举办“数字敦煌展”,首次将不可移动的壁画、彩绘“搬出”敦煌石窟,包括2个利用高保真数码技术1:1复制的洞窟。

      2018年,故宫博物院推出《御花园》VR体验,利用三维特效还原历史上故宫御花园的风貌,让观众可以看到已经消失、或尚未开放的御花园全貌。

非凡75年|文化的新载体

      2019年起上映的《白蛇》系列动画电影,取材自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以创新的艺术形式,引发更多年轻人对民间传说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共鸣。

      2021年8月首演的爆款舞剧《只此青绿》,让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走出博物馆,吸引到不同国家、不同圈层受众的关注。截至2024年4月,《只此青绿》在968天内演出500场,走过62座城市,仍然非常火爆,并陆续走进新加坡、土耳其、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自首演以来,在海内外掀起“青绿腰”热潮,引发人们对于《千里江山图》的关注,图为北京中央歌剧院演出的《只此青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围绕《千里江山图》开发的茶具、雪柜贴、服饰和数码艺术展,亦备受欢迎,成为传统文化IP跨界联动的一个典范。

      脱胎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于2024年8月上线后全网爆火,掀起人们对西游文化和中国古建筑的热议。

《黑神话:悟空》中的游戏场景,大量取材自中国古建筑,当中的一个场景(上图)取材自著名的山西恒山悬空寺(下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网上图片)

      延伸阅读:黑神话:悟空|国产游戏也能画质精美 源自美术总监杨奇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文创产品、影视动画、现代舞剧、电子游戏等等,成为文化的新载体,让传统文化走近大众、走近年轻人。

非凡75年|非遗与新媒体

      中国是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2006年,中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到2024年,中国共有国家级非遗1,557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超过3,000名。

      曾经,非遗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家族的代代相传,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发展,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更多方式。

抖音等短视频或直播平台,为中国非遗项目提供了更“贴地”的宣传平台,图为江苏南通非遗面塑传承人透过直播向观众讲解面塑制作技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各类网站、APP,“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成为非遗传承的新舞台。

      “抖音”早在2019年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近2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直播开启。

      2024年抖音发布的《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共有1,379万网友在抖音分享非遗体验,购买非遗团购商品的用户数同比增长328%。抖音上注册的1,428名非遗传承人中,30岁以下的有199人,同比增加72%。

非凡75年·文体篇|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惠及全球人类 贡献中国智慧

非凡75年·文体篇|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网剧 网文 网游

非凡75年·环保篇|中国自然保育的5个“第一次”

非凡75年·环保篇|5组数据解读 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领先世界?

非凡75年·政经篇|社会民生“七个有”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社保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