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2/08/2024 在粤语长片中,对话经常会出现一句“我真的仙都唔仙下”,意思就是身无分文、贫困没钱的意思了。 为什么没有钱与“仙”有关? “仙”其实是英文“cent”的广东话谐音,是钱币的单位。 香港开埠以后,钱币的价值一元有十角,一角有十分,“分”的英文就是“cent”,取其读音就是“仙”了。 仙是货币中最小的单位,连一仙都没有,广东话就是“仙都唔仙下”,就是身无分文,一分钱都没有的意思了。 延伸阅读:差之毫釐 谬以千里
“五仙” 为什么又叫“斗零”? 在上世纪30至50年代,“斗零”已可以吃一顿饭了。但“斗零”究竟是多少钱呢? 清末时,两广总督在广州一带仿照西方银圆铸造银币。当时,价值1元的银圆重七钱二,即民间以七钱二白银兑换一个银圆,而一毫就是其十分一,即七分二厘了。五仙就是一亳的一半,也就是三分六厘了。五仙,当时就称为“斗零”了。 为什么叫作“斗零”呢?这与当时广州的商业术语有关。 广州是一个贸易繁荣的都市,行...
老来学吹笛 吹得会来须就白 在中学时代,准会听过老师劝勉的这一番话:“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意思就是要把握年青的光阴要努力学习及工作,否则到了年老一事无成时,就只有伤悲的时候了。 客家话原来都有一句意思差一多的话。 客家人有一句意思相近的谚语,就是“老来学吹笛,吹得会来须就白”。 学吹笛,需要灵活的肢体配合及音乐的薰陶,这些都是年纪愈少学习效果愈好的,年纪大了才学习的话,就难以学成。年纪大,白发和须都变白了。 因此,就有老来学吹笛,吹得好的话须都变白了,就是学来无所能发挥的意思了。 所以,还是少年时...
路毋行毋平 人毋学毋成 要勉励一个人经过努力最终得到成功,有不少形容词,如“有志者事竟成”。而客家谚语中,则有一句“路毋行毋平,人毋学毋成。” 这句话喻意,一条路如果无人去走,就不会变得平坦;而人若不知学习,就无法成材。客家人用字贴地又有趣,充满感染力。 延伸阅读:读万卷书 不如行万里路
一肚子不合时宜 形容人或事已不合潮流或大势的话,会说“不合时宜”,这个成语原来出自苏轼与红颜知己的一段话。 话说苏轼当年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至杭州。 一天,他上朝后回家,指着自己肚皮问:“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 有答“文章”,有答“见识”。苏轼都摇摇头,王朝云笑道:“你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轼闻言:“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大家知道朝云是谁?就是苏轼的红颜知己,后来成为苏的侍妾。 ...
食猫面 识貌面 形容打工仔被老板无故责骂,会说“食猫面”,它的由来是? “食猫面”这句广东话俗语意思是被骂、捱批评,是由“识貌面”演变过来的。“貌面”即是脸色嘴脸,而让人“识貌面”本是指板起脸孔给人看,展露不悦的脸色让对方知道自己有所不满。由于有见骂人者的面色一般都不太好看,因此后来就有人就以“识貌面”去形容被狠狠批评的情境,久而久之人们就以“识貌面”的谐音“食猫面...
狗口长不出象牙 形容别人口中总说出不好的话,惹人生厌,我们会说“狗口长不出象牙”,这个俗语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象牙是雕刻艺术品的上等原料,产于南方,往来中原的路途遥远,而且山高路险,相当危险,但由于价钱高,利润丰厚,因此象牙商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从事这门生意。 民间传说,有商人为了让旅途更安全,特意养了一只狼狗,陪他千里往返。一次在路上遇到强盗打劫,狼狗咬伤强盗救了主人。此后,主人更加善待狼狗,狗也...
狗咬狗骨 广东话俗语“狗咬狗骨”是用来形容同伙之间自相残杀,或是彼此勾心斗角。虽然狗喜欢啃骨头,但理应不会无故伤害同类,更不至于咬同类的骨头吧? 广东人用“狗咬狗骨”来形容此行为,所强调的不是残杀、争执,而是强调这是内讧,是同伙间的不和,因而比与异类争执更为残忍。在中国历代皇朝的权力斗争上,有两件“狗咬狗骨”的事最深入民心,其一是“玄武门之变”,唐朝李世民杀死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成功夺取太子之位;其二是曹操两子的“煮豆燃萁”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