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器”还是“小气”?

  当有人表现吝啬时,我们会形容为“小气”,但是,又有人说是:“小器”,究竟哪一个才是正写?

  《汉语大词典》中“小器”、“小气”两条词目都有收录,两者属于同义词,意思都是指“不大方;贪小便宜;吝啬”。

  “小器”一词早在《论语》出现。《论语·八佾》:“管仲之器小哉。”就是说管仲的器量不大。

  而“小气”则在清代才开始出现。《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我又不是两三岁的孩子,你也忒把人看得小气了”;《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你们姑太太也太小气了,既然送你皮袍面子,为什么不送新的,却送你旧的?”

  “小器”真的较“小气”早出现吗?参看古汉语为主的词典会更清晰明白当中的兴替。

  《辞源》为例:“小器——吝啬。同‘小气’;《红楼梦》四零:“又嗔着凤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大辞典》在引例句之前写道:“小器——吝啬。今作小气。”

  可以看到,“小器”是古时较常用,而现代则多用“小气”一词。

  延伸阅读:破防与心情   

大暑连天阴 遍地出黄金

  今天是大暑,是24节气中最热的时段。“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三伏天一向有“桑拿天”之称,可见这个节气期间阳光猛烈,天气酷热。不过,为什么又有“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的说法?大暑为什么会阴天?

  天阴,即是指阴云密布的意思。大暑节气期间,要是连续几天天阴下雨的话,农作物生长便会特别好。

  农作物在酷热难耐的三伏天里,不能没有水。这段期间,要是连下几天雨,泥土便能湿润,当雨过天晴后,烈日高照下高温、高湿的泥土更适合农作物生长,就能遍地长出金黄色的农作物了。所以便有“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籍籍无名”应为“无籍籍名”?

  形容某人没有名气,会用“籍籍无名”。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古书有“无籍籍名”的说法,如明陈伯康《伯茂饯仲器归莱山和韵》中的“虽无籍籍名,亦愧栖栖者”;明朱之瑜《答林春信书》中的“仆幸平日无籍籍名”。

  “无籍籍名”当中的“籍”,是盛、大的意思。

  据《史记٠郦生陆贾列传》记载,汉初吕后专政,危及少主惠帝。陆贾向陈平献计,要他与绛侯周勃结好,令陈平成功数...

买东西,为何不是“买南北”?

  去购物的话,我们一般会说“买东西”,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

  田书华《“物称东西”的俗语源浅深》中,提到“东西”一词早在汉代已出现。儒家经典《公羊传 · 襄公十六年》中有“君若赘旈然”,当中的“旈”,就是指东西的意思了。

  据说,南宋理学家朱熹好友拿着竹篮子要去买东西时,朱熹就曾向他询问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

  好友这样回答:“不行,因为...

“死牛一便颈”还是“死牛一边颈”?

  当形容某人很固执,广东话会用“死牛一便颈”来形容。究竟“死牛一便颈”还是“死牛一边颈”?又为什么用牛的颈项来形容固执?

  在中文大学的“现代标准汉语与粤语对照资料库”中,就记录有“死牛一便颈”,而“便”的普通话拼音是“bian”,与“边”的普通话拼音相同,而粤语发音“便”也与“边”接近,因此又有人把“死牛一便颈”读成“死牛一边颈”。

  至于哪一个较准确?“死牛一边颈”就较能解释了。

  从前农村社会,牛是重要的生产工...

相关标签

屋漏偏逢连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连发生,广东俗语有:「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形容词原来有一个典故的。

  这句话见于冯梦龙《醒世恒言》:「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意思是屋顶已经破掉,偏偏遇上连日下雨,夜晚还下个不停;此外,船只已经较预定的航行时间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风,令航行变得更慢。真是祸不单行。

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寅

  要计划一年大计,在春天进行是最理想的,要计划好一天的事情,则清晨时分进行也是最佳的。

  我们常听到这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自南朝.梁萧绎《纂要》。

  而有另一句意思十分相近的,出自《增广贤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一日之计在于寅。”

  中国以农立国,对农耕十分重视,农耕亦跟天气季节息息相关。在二十四气节之中,以立春最为重要,立春为二十四气节之首。立春...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下两句是什么?

  踏入春天,想起一首好玩的打油诗《四时不读书乐》,虽然出处不详,但绝对是经得起时代考验。

  上世纪30年代,林语堂先生在一次题为《论读书》的演讲中已引用过,到今时今日这首打油诗依然瑯瑯上口,可见它确实道出莘莘学子的心声。

  《四时不读书乐》首两句“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下两句是什么呢?原来流传着很多版本,包括“秋高气爽正好耍,严冬难耐望来年”,以及“秋有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