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6/12/2020
旅游者观赏了赤壁古战场后,可渡江到北岸寻访曹军在乌林村战役遗迹,赤壁至乌林的汽渡把昔日的古战场连为一体,方便游人继续赤壁之战的时空之旅。
据说,古时候,乌林一带是一片原始森林,因为赤壁之战使它化为灰烬。当时,弥天烈火映得江面和两岸青山一片通红,赤壁也由此而得名。1,800年多过去了,昔日的古战场早已灰飞烟灭,唯有青山壁立,江水东流。
西元208年,曹操率领26万大军南下,势如破竹,连克新野,襄阳数城,从江陵顺长江东下,在赤壁与孙权,刘备5万联军发生战斗,曹军战败后,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与孙,刘联军隔江相持。后来,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向曹军发动攻击,火船借助风势,直冲曹军阵营,一时之间,曹营火势冲天,曹军大败,数十万曹军折戟沉沙,血染红雪巷骨埋万人坑,此数个遗碑处,就是乌林古战场的范围。
我们第二天的行程,收获甚丰,不但完成比原订计划多的景点,更路经明清、西汉、东周甚至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洪湖历史悠久,不能少看它!
乌林古战场遗址一:曹操弯
地图上有曹操弯,是曹操湾还是曹操弯?原来曹军怕水,凡是沾水的地名都去掉了水字边。不过不要以为跟着GPS就走对了,那里是死胡同,实际位置看我上次的图吧。相传当时曹营指挥部就在曹操湾,曹操的著名诗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在这里吟成的。
乌林古战场遗址二:白骨塌
位于乌林镇的江咀村,是当年乌林矶伸入长江边沿的矶头。曹操水军的战船停泊在这里的沿江一线,孙、刘联军在攻曹营时,曹军连锁成排而调动不灵的战船,就在这里西北一战被焚为灰烬。在这一次战役中,曹军烧死、溺死的士兵数以万计。大战结束后,当地百姓(或东吴士兵,已无从稽考)将附近范围内四处的曹军尸体收殓一处,投进这里的一个天然大水坑中,在其上掩以浮土,若干年后,该处暴露出累累白骨,夜间磷火闪闪。至此,当地百姓称为“白骨塌”。
乌林古战场遗址三:红血巷
位于白骨塌北面,是当年火烧乌林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当时,曹军江边战船被焚,水营将士节节败退,在此处与第二线步骑兵汇合,为保中军营寨和掩护曹操撤退,拼命阻击孙、刘联军,死伤土兵不计其数,血流成河。战后,血河干涸,其形宛如一条血巷,百姓见其惨状,故称该地为“红血巷”。
乌林古战场遗址四:乌林寨
即整个乌林矶,是当年的曹军大寨所在地。当年,其南有一片茂密的松树林,大战时,曹军战船被焚,时值江风正猛,风助火势,继而将松树林和曹军营帐全部燃烧,整个乌林寨在冲天的烈焰中变为了一片废墟。
乌林古战场遗址五:万人坑及香山宫
在近香山村那边,有一低洼水潭,如今的水质浑浊而泛草绿色。相传是当年填埋曹军尸体的遗址。站在水潭旁边,想像当年火烧乌林的惨烈景象,令人黯然神伤。
乌林的历史与道教密不可分,道教为其增添了浓墨重彩。
乌林素有“沿江十八庙”之说,现今,唯数香山宫声名远播,朝圣香火历久弥新。香山,因其山之巅有数围千年丹桂而得名。金秋十月,丹桂花开、香随风动、远近可闻、沁人心脾。香山原为长江石矶,传说矶巅有一石臼,此段江中过往船只常遇狂风恶浪,船家为祈求平安便抛米入江,石臼内即刻白米涌现,取之不竭,灾荒之年救困无数。
香山宫始建于汉,道观依山而建,有祖师殿、玉皇殿和山门殿三个主建筑,及屈子登临处一碑。
赤壁之战后,为安抚众亡灵,香山始立庙改钟灵庵,均有史可查,民国初年毁入大火,及后文革浩劫,香山宫两度被毁,后得以重建,现香山宫于万人坑旁,从万人坑再向前走一段路,就是放马场。
乌林古战场遗址六:放马场
原是一片宽阔的绿草地,相传是当年曹军放牧的地方。赤壁大战,时值隆冬,草木凋零,唯有此处是一片临江的开阔地,且遍地都是尚未枯萎的绊根草,于是,士兵们就将战马赶到此处放养。
乌林古战场遗址七:鲁公台
在距乌林寨约200公里处汉代左洲陵城遗址的附近,有一大土台,世称“鲁公台”,现于黄蓬古镇附近。据史志记载:东汉年间,鲁肃继周瑜,镇陆口,辖州陵等四邑时,常屯兵于此。乌林之役后,亦常驻军。鲁公台位处偏僻,附近人烟稀少,单凭我一人之力绝对找不来。
根据余先生所述,洪湖乌林镇在1986年前称黄蓬镇,它是3,100多年前西汉黄州国的古都城,乌林却只有1,800多年三国战乱史。
先到兴建中的武监高速公路桥底,见有一路可进去,向右走那里便是陈友谅墓:陈友谅,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返回原路,但不左转走回刚才天桥方向而一直向前走,会见到西汉大城濠遗址。
再向前走就可到达黄蓬古镇十八步上金街及黄蓬明清石板街。
同场加映:吴王庙
是日除了沿曹军败走的路线考古,其实上午的行程还去了吴王庙。其传说:一是东汉建安五年(西元203年),东吴王孙权率随从人等微服私访,曾亲临长江北岸视察溃囗处,在此丘林一窝棚中歇宿三昼,察灾情,知疾苦,惩贪腐,赈灾济民,得以生存,百姓为谢吴王爱民恩典,自发建庙祭奉。二是为纪念东汉时期建安13年“赤壁之战”后东吴王孙权收复乌林失地而建此庙供后人祭奉。
以下特引述余先生对吴王庙址的典故介绍:
关于乌林吴王庙址,原洪湖县黄蓬(公社)镇下辖春兴大队第2生产队村北头树林老庙墩。1962年前,该庙内办过学堂,在文革时拆走庙体砖瓦木料去公路西北约1公里的大队部(现村委会)建学校。庙内大小菩萨均被遭损毁,也有村民暗中将菩萨保护家中(我父亲在世时,当年为防止红卫兵“扫四旧”(造反派)抄家,就将几个“菩萨爹”从楼上转移到屋后柴草棚里的地窖里藏着。1978年改革开放,尊重宗教信仰,重视民俗文化,村民们为恢复古迹,自发筹资搭建青砖布瓦之吴王小庙。2001年吴王庙村退休老支书余光道(我弟弟)热心动员一批老者与草根众生募捐重建该庙,庙址地基由东偏僻树林向西约80米至路边重建,庙中“天火菩萨”及吴王大帝(古橝木质)塑相是当年在蒲圻城西斋公岭一位道教界工艺大师精心制作的,然后生产队老人余颜平(我堂兄)驾船从长江支流进入江南陆水河,走水路到蒲圻宝塔山下停泊,用红布将“天火菩萨”及吴王大帝包裹后,装船运回家乡庙中贡座。至2019年1月8日,我弟退休老支书余光道及副村长余颜平均已几年间先后辞世,为纪念他们村几代村民对三国历史文化名胜古遗的恢复与保护,特撰此文,予以怀赞。
吴王庙村也在附近,是湖北省洪湖市乌林镇下属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乌林镇的东北部,因其地有一个纪念孙权的吴王庙而故称。因紧临长江,雨水丰富,故种植业和渔业发达,种植业尤以油菜、水稻、棉花闻名,渔业也有一定规模。
(内容转自三国历史文化深度游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depthtour、https://travelbyod.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