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接通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城 西藏墨脱县向世界敞开大门

编辑︰王子杰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建设发展,而西藏墨脱县相信是感受最深的地方之一。

  墨脱公路在2013年10月正式全线通车,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墨脱县,终于摘掉“高原孤岛”的帽子。

墨脱县曾经与世隔绝 每年仅数个月与外界往来

墨脱公路令墨脱县终于可以摆脱“高原孤岛”的境况。(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山顶在云间,山底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得几天”,这是以往墨脱交通的真实写照。

  有趣的是,“墨脱”在藏语中的意思,就是“隐秘的莲花”。在墨脱公路之前,这朵莲花一直隐秘于雪山之后与世隔绝,被称为“高原孤岛”。

  长期以来,生活在墨脱地区的居民,每年大多只有7至9月才能走出大山与外界往来。外界的物资,也只有在这段期间能够以汽车、骡马、人力接力转运等方式输送进来。

  进出墨脱不仅要攀登雪山峭壁,还要过溜索或爬独木悬梯,途中在岩洞歇脚。

  爬天梯、滑溜索、过独木桥,人们想要进出墨脱,只能采用如此原始的方式。

  在1960年代至90年代,为了打通通往墨脱的道路,国家先后4次投资修建墨脱公路,却最终因复杂的地形地质、气候条件,以及当时的人力物力限制,没能完全成功。

  无论如何布局走线,墨脱公路都必须穿越喜马拉雅山或岗日嘎布山。但绕过两山的雅鲁藏布江,是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水汽通道,山峰降雪量极大。在海拔3000米以上即为自然降雪区,积雪厚度通常达5至6米。在每年4~5月的冰雪消融期,山体上方常暴发雪崩,直接危害道路设施,影响交通安全。

墨脱县屡败屡战建公路 打造世界第一隧道

施工中的嘎隆拉隧道。(网上图片)
嘎隆拉隧道全长3360米,最大埋深达到800多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经过研究权衡利弊后,西藏最终选定以波密县扎木镇为起点,翻越海拔4,352米的嘎隆拉垭口,经洛绒登、萨拉库、达国桥到达墨脱。及至2009年4月,投资达9.5亿元人民币的墨脱公路新改建工程全线开工。

  约一年半后,2010年12月15日上午10点正,伴随着最后一声炮响,当中最艰难的嘎隆拉隧道成功贯通。

  嘎隆拉隧道当时是世界上第一条位于现代冰川区域的高海拔、高寒的公路隧道。

  3年后,墨脱公路终于建成通车,世世代代墨脱人期盼的“快捷平安走出大山”的梦想,在国家改革开放后终于实现梦想。

墨脱公路后再有新公路 墨脱县向世界开放

有了墨脱公路之后,墨脱县向世界敞开大门,大力促进当地发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及后国家的工程技术飞速发展,为了确保墨脱公路全年畅通,当局再修建地质条件相对较好、从米林县派镇至墨脱的第二条通往墨脱县的公路。

  2022年,派墨公路主体工程竣工,林芝至墨脱的道路里程将由原来经波密县的346公里缩短为经派镇的180公里,通行时间由12小时缩短至4小时。

  天堑变通途,新建成的派墨公路与原有的墨脱公路共同组成了进出墨脱的交通环线,从根本上改变了墨脱群众出行难题,墨脱终于向世界敞开了开放的大门。

  延伸阅读:改革开放|珠海香洲毛纺厂传奇故事 投产典礼连外国使节都出席?

  延伸阅读:改革开放|一穷二白到GDP破4000亿 珠海如何从小渔村变大都市? 

改革开放|为何有“北京路”“山东路”?援藏工程推进西藏发展

改革开放|包郑照“民告官第一案” 中国法制改革时代印记

改革开放|一穷二白到GDP破4000亿 珠海如何从小渔村变大都市?

改革开放|吞吐量亿吨级提升 世界级大港青岛港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