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腻中年

  俗语有云“男人四十一枝花”,意思就是年届四十的男人,正值中年处于事业的巅峰,成熟又有魅力,可称得上为男人的黄金时期。然而,近年内地出现了一个俗语来形容中年男人,这就是“油腻中年”。

  “油腻中年”是近年流行的网络用语,意思是一个中年男人多了些不招人喜欢的特质。这个潮语被广泛使用,例如2017年就有名为《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的文章。

  油腻原本是形容含油过多,但在这篇文章中“油腻”的意思就是一些让人看着讨厌的特质,譬如油嘴滑舌、圆滑世故、生活邋遢、不注重身材保养、不修边幅、谈吐粗鲁等。当中又有一些中老年人的特质,如喜欢回忆往事、向年轻人说教等。

  因此总体而言,油腻中年就是形容一个中年男人活得不清爽、不体面、不优雅。

  延伸阅读:“斜杠中年”河南民警 7年往返北京80次 记录故宫四季  

 

“666”是什么暗号?  

  在玩手机网络游戏《英雄联盟》时,经常会有一连串数字“666”在对话栏中弹出,久而久之这数字就在网络世界流行开来,到底有何含义呢?

  “666”其实是取自口头语“溜溜溜”的谐音,意思并不是叫大家赶快逃走,“溜”在东北话中本意是解作顺利、畅通、麻利,而当三个“溜”重叠使用,正是代表非常顺利。

  由“溜溜溜”转化成“666”,正是游戏中为了节省打字时间而创作出来的缩略语。

  这句说话也逐渐被应用到生活的各个场景中,指某人技术高、能...

网络潮语:破防

  互联网中的虚拟世界,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一些网络世界的用语,也往住成为现实世界的流行语。如果大家有玩过手机游戏《传说对决》或《王者荣耀》,就应该见过“破防”这个词语。它是什么意思呢?

  “破防”即是破除防御的简称。

  这个说法来自网络游戏,例如几年前流行的《英雄联盟》、《传说对决》或《王者荣耀》。在对战游戏中,队员之间为了应对游戏的急速节奏,在沟通中习惯将一些术语进行简化。“破防”就是指在游戏中突破对方的防御,使对方失去还击的能力。

  因为游戏大受欢迎,当中的术语在网络和现实世...

YYDS

  如果你会到微博追星、观看偶像的报道,或是与其他歌迷影迷分享偶像的消息,那么你一定在追星帖文中见过“YYDS”这个流行语。YYDS究竟是什么意思?连内地当红艺人杨洋亦忍不住提出这样的问题。

  女演员沈月也曾在参加节目时被问有关YYDS的意思,她误以为是指“永远单身”。其实YYDS即是永远的神“yong3 yuan3 de shen2”的汉语拼音缩写,泛指“大神级别难以超越”的意思,最初大多用来形容电竞选手。 

  内地游戏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会将自己敬佩的团队称为“永远的神”,久而久之YY...

“鸡碎咁多”即有几多?

  “半斤八两,鸡碎咁多都要啄”。这两句来自粤语著名流行曲《半斤八两》的经典歌词,道尽香港每一代打工仔的心声。

  “鸡碎咁多”是一句广东人常用的俗语,意思就是很少、很有限的意思,通常是用来形容与金钱相关的事物,例如工资、储款等。

  很多人以为鸡碎的“碎”字是代表很少的意思,但其实鸡碎的正写应为“鸡膆(粤音 素)”。鸡膆的膆是指鸟类(包括鸡只)喉咙下面一个用作暂时装食物的器官。《文选.潘岳.射雉赋》有载:“当...

牛市熊市“咁”样睇?

  股票市场经常出现波动,股评人往往设计一些指标,指例如恒生指数会在某一点数之间上上落落,若跌穿这个点数便进入“熊市”,反之升穿的话便是“牛市”重临。

  “牛熊市”说法其实源自外国。在牛津英文字典当中,最早于1891年出现牛市(bull market)一词。至于相关由来,有人说是因为牛在攻击时两眼向上兼牛角上顶,因此在股票市场出现升市,大家又看好大市继续上升,就称之为“牛市”。

  相反,熊在攻击时是两眼向下,双手往下拍击。因此大家对股市前景看淡以...

“好kam”与“老尴”  

  近年年轻人之间流传一句说话:“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意思就是只要你脸皮够厚,不管你碰到什么事情也不觉得尴尬,那么就会是别人觉得不好意思。

  在日常生活,遇到尴尬事很常见,近年在年轻人惯以“好kam”来代表尴尬。

  “好kam”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件令人很尴尬的事,另一个意思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很奇怪。这个字其实是“尴”的变音字,也就是好尴尬的意思。

  除此以外,不少年轻人,甚至70、80后也流行说“老尴”来代替尴尬。在广东话的话语中,“...

胜利球迷

  世界杯开锣时,全城都会出现足球热,平时不太注意足球的人也忽然球迷上身,甚至成为了“足球专家”。部分因世界杯而观看比赛的球迷,会因某些队伍突然表现出众而支持该球队,这些人会被称为“胜利球迷”。

  “胜利球迷”是流行于香港网络世界的一句潮语,意思是形容一些球迷只喜欢及支持取得胜利的球队,通常是一些球迷对足球认识不深,只是眼见某球队经常取得胜利而支持他们而已。

  这种说法是从何而来呢?在外国,胜利球迷被称为Glory Hunter或bandwagon,前者意思就是只为追逐胜利的人,后者意思是...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

“剃头挑子”下一句是什么?

  “剃头挑子”是从前街头理发匠所携带的“工具箱”,从清朝时出现。“剃头挑子”有一句歇后语,大家知道吗?

  清朝男人的发型是剃掉前面的头发,将后面的头发梳成一条辫子,这种发型需要专人来打理,于是“剃头匠”就出现了。

  剃头匠走街串巷,吆喝“剃头嘞”,顾客便在路边坐下理发。

  “剃头挑子”,就是剃头匠的扁担挑子,用以携带理发用的工具。

  通常,挑子的一头放着剃头梳辫的工具,如剃刀、梳子,篦子等;另一头则...

“广东人唱京剧”下一句是什么?

  有听过京剧的朋友,都会感受到京剧的唱腔、发音与粤剧很不同。那么,“广东人唱京剧”会是怎样的体验?

  京剧以“中州韵”和“湖广音”为标准,融合北方官话的咬字发音(如翘舌音、儿化音),与广东方言(粤语)的语音系统(如九声六调、无卷舌音)差异极大。

  广东人若未经过训练唱京剧,容易将方言习惯带入,形成不伦不类的唱腔了。

  于是,就有了“广东人唱京剧—南腔北调”的歇后语。

四川方言“管你锤子事”

  四川方言不是人人都能听懂,而且骂起人来也很特别,甚至会带很多“架撑”(工具)。

  “锤子”用来打架可以是杀人武器,用来吵架威力也很强。四川人说“管你锤子事!”你就最好别多管闲事。

  “牙刷”,四川话就有牙擦擦的意思。“你晓得个牙刷儿!”即是说你懂什么呢!

  四川人如说你说“毛线”,就是不赞同你的话。据说以前只说“毛”,后来才加上“线”。

  四川话也多用叠字,例如有“水垮垮”(...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古人在清明节扫墓,是怎样的情景?

  宋代高翥《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将清明节扫墓的场景形象地展示出来。

  首两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典型场景。诗人站在远处,看到南北山头的墓地密布,人们纷纷前来祭扫,场面繁忙而庄重。一个“纷然”写出了祭扫人群...

清明晴六畜兴 清明雨损百果

  古代农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这句说话怎么解?

  传统上,清明节的天气,预示一年的农耕,是人们十分重视的重要节气。

  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谚语,就是“清明晴六畜兴  清明雨损百果”。

  意思是清明这天如果放晴的话,就预示整年作物丰收、牲畜兴旺;相反,清明节下雨的话,需要大量阳光的果树遇上阴天,产量及品质便受到很大的伤害了。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古时有关清明节的诗词不少,其中这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就形象地描写清明节时游人的景象,怎样理解呢这句诗呢?

  这两句出自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古代认为,从小寒至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就到清明了。清明节,游人为了寻找春意,大多出城踏青。

  这两句描写了清明时西湖美丽的苏堤和游人游春热闹的场面,充满欢愉热闹的气氛。

  这首诗还有两句,就是“日暮笙歌收拾去...

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

  你知道吗?自古以来,中国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所以也有人把清明节称为植树节。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是一个农谚,因为清明节前后,气候条件很适合树木生长,树木种植以后,成活率高,生长快。

  这句农谚没有文献出处,但《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即是此时种植树木成活率高,适宜植树。

清明南风夏水多

  清明是一个节气,与农耕息息相关。在福建地区清明节就有一句农谚:“清明南风夏水多,清明北风夏水少”,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清明这天刮南风的话,说明此时气温较高,云层也较密,预示当年夏天降水比较多,相反就是预示着当年降雨量比较少,不利农耕。

  这个又与一句老农谚不谋而合,“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中国各地“美女”怎么说?

  赞赏女孩子漂亮的方言,各地方大不同。

  广东人的“靓女”,形容得太直接了;河南人会说“齐整”,江苏人会说“体面”,这就含蓄得多了。

  东北人豪迈,会夸一个女子“老妹儿长得真带劲”或“这姑娘贼漂亮”!

  山东省则用我们形容男子的“俊”字,来赞女孩子:说这女孩子长得“真俊”。

  安徽省除了说“俊”,也会说“这丫头长得真排场”。

  福建人用...

“孔夫子搬家”下一句是什么?

  “孔夫子搬家”这句话,歇后语是什么呢?提示:从幽默角度去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办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的“儒家学说”。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因此,他家中的藏书很多。

  想像一下,当他搬家时,搬的最多就是书。

  因为书的谐音是“输”,后...

“梁山泊的军师”下一句是什么?

  “梁山泊的军师”你会想到哪一位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梁山起义军有一位军师,叫“吴用”,绰号 “智多星”。他掌管军事谋略,足智多谋,擅长用计,“三打捉家庄”就与他有关。

  尽管吴用才华出众,但梁山起义最终以“招安失败、兄弟惨死” 告终,他的计谋未能改变结局。

  因为他的名字吴用,谐音“无用”。后来民间便用调侃...

“倒吃甘蔗”下一句是什么?

  我们吃甘蔗,会从根部开始吃,因为这里糖分最集中,是最甜的。若果从另一头(末梢)开始吃,即“倒吃甘蔗”,会怎样的呢?

  “倒吃甘蔗”与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约348–409年)的故事有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篇》:“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此处的顾长康就是顾恺之。

  顾恺之性格幽默豁达,擅长以妙喻表达生活哲理。他吃甘蔗时偏好从末梢(较不甜的部份)开始啃食,逐渐吃到根部(最甜的...

“老太太上电车”下一句是什么?

  “老太太上电车”这一句是老北京的歇后语,流行民国时期的北京,现在已很少人这样说,你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吗?

  在民国时期(大约上世纪20至40年代),北京流行一款有轨电车(俗称铛铛车),是当时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电车没有自动门,上下车全靠售票员“铜哨子”来指挥:哨子响一声,表示乘客上了车,司仪可以开车,而哨声两响,则是提醒乘客注意下车或紧急停车。

  因为司机靠听哨子声开车或停车,乘客如果动作慢一点的...

消失的俚语|北京话“半空儿”

  老北京会跟孙子们说,上一代有一种零食,叫做“半空儿”。

  想像你身处爷爷奶奶的年代,老北京的大街,小贩喝着:“半空儿”。寒风吹来一阵烧焦香的花生味,几个小孩拿着沙沙作响的纸袋从你身旁跑过,笑声夹着风声、伴着香味,就是那代人简单的幸福。

  “半空儿”,是一些发育不良、半空半瘪的花生。生产商会低价把这些次货卖给小贩,小贩在街头把这些次等花生连殻炒得焦熟再卖...

岂殊蠹书虫 生死文字间

  “书虫”即古文中的蠹(粤音:dou3)鱼,又称为“书虫”或“蛀书虫”,本是指一种会蛀蚀书籍的虫子,后来却衍生出不同的含义。

  将一个人比喻为“书虫”,有时是褒义,有时却是贬义,需要视乎语境和情况而定。把热爱阅读的人说成“书虫”,相信是与“书虫”爱书的特性有关。这种虫子生活在书本中,非常爱书(爱吃书),准确来说是爱吃纸张,而爱阅读的人常流连于书本,这样的行为与“书虫”的习性颇为相似,因此人们会将“书虫”来形容爱阅读之人。...

星爷“爱你一万年”东北话怎么说?

  以下这段话用广东话说出来你一定晓得,现在用东北话说,试试能否猜到?

  “曾经有一份贼拉子纯的爱情,搁在俺跟前,俺没咋当回事,直到整没了,俺才发现,世界上最憋屈的事也就这样了。如果老天爷再给俺一个机会,俺愿意对那个姑娘说:俺稀罕你!如果非要给这件事整个年头的话,俺希望这个年头是一万年!”

  贴士如下:

  东北话“贼”不是解作盗窃,而是非常、十分、相当的意思;而“拉子...

京兰腔“煞”气腾腾?

  有一种方言,与普通话有不少类似之处,那便是甘肃省兰州的兰州话。

  由兰州话衍生出来的就有“京兰腔”。“京兰腔”基本发音与普通话相同,只以兰州俚语嵌入普通话而形成一个腔调。

  兰州人说话之前习惯带个“mu”音,如一个人受了委屈来倾诉,另一个人听了常会这样说:“mu你不会这样这样这样说?”又或是“mu你不会这么这么这么做?”

  兰州话还甚具“煞”气,在句末常加一个...

京油子 卫嘴子 保定府的狗腿子

  北京、天津、保定是古时天子脚下的三个主要城市。按照明、清的行政名称,应该称为“北京城、天津卫、保定府”。

  明、清以来定都北京,不少达官贵人居于此地,这些达官贵人当然不好惹,久而久之练就出北京人比较世故、圆滑的特性,于是便有“京油子”的称号。

  天津人脑筋灵活,嘴巴乖巧。过去相声演员先要经过天津观众的认可,才敢放开手脚闯荡江湖。天津人说话诙谐,幽默,因而得出“卫嘴子”的称号。

  而“保定府的狗腿子”,...

好眉好貌生沙虱

  “好眉好貌生沙虱”是一句广东俗语。“好眉好貌”、样貌端正的君子却“生沙虱”,比喻看似正人君子,但实际问题多多,并非好人,相等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沙虱是一种虱子之中体积最小的,沙虱进入皮肤会引起疾病。广州方言词典记录:“沙中小虫,会咬人皮肤。”

   这种沙虱也会在番薯上滋生,但通常番薯的表皮看起来完好无缺,看不出有问题。

   “好眉好貌”的人“生沙虱”,就像番薯生沙虱一样,表面看上去很正常,但内部却已生病。形容人表里不一,犹如金玉其外,...

夜半饭牛呼妇起 明朝种树是春分

  今天是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开始,气候逐渐回暖,万物复苏,是春耕的重要时节。有一句话:“夜半饭牛呼妇起, 明朝种树是春分。”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宋琬的《春日田家》,生动地描绘了春分时节农家的忙碌场景,充满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春分前一天夜半时分,农妇人起床喂牛,确保牲畜有足够体力进行第二天的劳动。同时,农人也会叫醒老伴,一起讨论第二天的农事安排。

  农夫在这一天最爱种什么?原来是种树。

  春分时节,气温回...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