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雄忆王德昭老师: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编辑︰黄皓颐

  12年间的亲炙,德昭师(王德昭)的勤奋、谦虚、认真和待人诚恳的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万雄看老师一生孜孜不倦 投入研究和撰述

  德昭师一生所受教育,路途相当曲折,终归学有所成。到其任教于大学,教程而外,由于他富有才干,一直以来都担当繁重的行政工作。但一生依然能撰写出大量有分量的学术论著,全有赖他过人的勤奋和精力。

  据师母说,德昭师病发的头一句话也是最后的一句遗言,是“康复后我真要好好休息一下”。

  德昭师一生是过劳的,少所娱乐。逝世前的德昭师,虽云退休,但仍孜孜不倦,以研究和撰述为事。既要为他的中国近代史论文集的几篇英文稿翻译成中文;又要校对《清代科举制度研究》;更要为香港著名英文报刊撰写连载的世界史讲座,等等。甚至忙得一边吃饭一边改稿子。

当代中国-名家-陈万雄忆王德昭老师: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陈万雄指王德昭老师纵使退休后,仍全心投入研究和撰述的工作,可说是退而不休,因此写下很多有分量的学术论著,流传后世。图中人并非王德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陈万雄看王德昭老师史学研究 综合观察分析见长

陈万雄从老师的遗言 忆其为探索中国前途鞠躬尽瘁

  德昭师即曾告诉我,说他习惯晚上睡下后,思量和推敲日间写作上的用语。他说日间太忙了,干扰又多,心神不那么平静,写东西时总觉用字难得惬意。晚上睡前的宁静,最好利用,云云。由此可见德昭师勤奋的程度。

  “要好好休息一下”这句遗言,是从不肯一息懈怠,辛劳一生的德昭师的心底语。这句话也概括了德昭师为教育、为学术、为探索中国前途而鞠躬尽瘁的一生。可惜德昭师此生无法再过些优游林下的晚年生活了。终其一生为教育为学术而竭尽心力,或者这是求仁得仁吧。

  德昭师为人极谦逊,向来乐道人之善,却甚少贬损他人。说话做事,很能从人家的立场去设想。读书人尤其学术界,易犯自以为是,好同恶异,妄肆褒贬的毛病。德昭师却无此种毛病,从他身上,就体现了传统理想续书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德性。况且,德昭师不尚空谈,注重实干,自己也是默默地工作。

  国内一位学者即曾对我说,谓德昭师是他交接海外中国学者中,最具有温厚风范的一位读书人。不过德昭师做人其实是外圆内方,每遇原则性问题,却很有棱角的。

  举二桩事可概括其余:中文大学欲购下香港“友联研究所”关于中国大陆的各种剪报,听广播摘录及相关各资材科的档案。时哈佛(或哈佛燕京学社)愿出资中文大学。此事由德昭师主其事,但资金提供方的条件要求中大以后继续收听收集中国大陆资料情报,德昭师因此而断然拒绝,至事不成。

  其次,大陆开放初,德昭师回北京访问,主办单位举办艺术欣赏会,德昭师邀请的亲属,因是右派分子,被拒绝乘专车前往。德昭师遂与亲属一同步行到会场。

  延伸阅读:陈万雄:钱乃信校长的治校言行启发了我

陈万雄念老师谦虚助人 尽心尽力奖掖学生

当代中国-名家-陈万雄忆王德昭老师: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陈万雄在中大读书时,曾兼任王德昭老师的助教,他称赞对方乐于帮助学生,不时加以鼓励;即使学生犯错,也不会严厉斥责,而是平心静气地提点,奖掖他人的态度谦虚可敬。图中人并非王德昭及其学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德昭师乐于助人,爱护学生。就个人经验,无论向他请教,找他谈天或求他帮忙,从未拒绝过。他真没空时,也用征求意见的语气,商量改改时间而已。要他帮忙的,准能按所允做得妥妥当当的,时常做得超出你要求之外。学生稍有所表现,鼓励有加;犯了过失,从不见他疾言厉色,仍是和蔼可亲地、平心静气地指点几句。

   念研究院时,兼任德昭师的助教。其间,德昭师不仅不给你干份外之事,反而凡事亲力亲为,尽量减少你的工作。有时过意不去,我主动要求多为他做点工作,德昭师总是说:“好好做你的论文。”所以在研究院的二年间,能完成一篇像样的论文,德昭师的照拂很是重要。

  延伸阅读:陈万雄博士:阅读的魅力

  后来论文获校方通过出版,序中我写了两句简单道谢他的话,看后他对我说:“多谢您的称赞,其实您的论文是我最不用费心的。”实际上,我的论文,德昭师一字一句,甚至一个个标点的给我细心修改过。德昭师这种谦虚而奖掖他人的态度,相信很多同学都感受过,不独我而然。(五之五)

  (经作者授权,转载自陈万雄《读人与读世》,标题及分段经编辑整理)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赞叹呼伦贝尔草原风光 忆鲜卑蒙古崛起之路

2022-12-21
当代中国-名家-陈万雄忆严耕望老师凭个人力量建筑学术长城

陈万雄忆严耕望老师 凭个人力量建筑学术长城

2021-09-28
当代中国-名家-陈万雄悼严耕望老师:粹然一代学者的风范

陈万雄悼严耕望老师:粹然一代学者的风范

2021-09-22
当代中国-名家-陈万雄看王德昭老师史学研究综观全局分析见长

陈万雄看王德昭老师史学研究 综合观察分析见长

2021-09-07
当代中国-名家-陈万雄看王德昭老师的治学规模和气魄

陈万雄看王德昭老师的治学规模和气魄

2021-08-31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中国经济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看中国经济问题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谈李光耀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谈李光耀:与人互动 先思考彼此权力关系

2025-04-18
小红书中美对帐
张维为

张维为谈中美对帐 最令美国人震惊7件事是?

2025-04-16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雒城遗址 细看东汉战乱与繁荣

2025-04-13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2025-03-06
狒狒照镜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狒狒照镜的启示

2025-02-05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2024-11-04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2024-09-19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2024-07-03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2024-02-15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2023-06-13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2023-06-01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2023-05-30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2023-05-27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2023-01-06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2022-09-17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2022-08-16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2021-12-16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2021-11-12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2021-08-02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2021-06-17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2021-03-08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2020-12-28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2020-12-09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