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雄:沈从文研究文物历史新方法 实物结合文献全面看

编辑︰黄皓颐

  在西方研究侧重专精的风气下,非正宗出身的沈从文却反其道而行。他注意历史诸事因“不断发展变更,不同事物互相间又有联系”的研究方法,强调要“注意全面性和整体性”。

陈万雄:沈从文看考古不涉文献 影响文物研究发展

当代中国-名家-陈万雄:沈从文研究文物历史新方法 实物结合文献全面睇
陈万雄表示,结合文学世界的沈从文和文物历史世界的沈从文,才可以充分地理解完整的沈从文。(网上图片)

   他宣示他自己不受洋框框考古学影响,不受本国玩古董字画旧影响,而完全用一种新方法、新态度,来进行文物研究,这在国内同行中实在还不多。他指出:

  用实物结合文献来作分析解释,情况就明白了。这种做学问弄问题的方法,过去只像是考古学的事情,各别的治文史的全不相干。考古学本身一孤立,联系文献不全面,就常有顾此失彼处,发展也异常缓慢。

  对于一个文学教授,甚至一个史学教授,照近50年的过去习惯,就并不觉得必须注意文字以外从地下挖出来的,或纸上、绢上、壁上,画的、刻的、印的,以及在目下还有人手中使用着的东东西西,尽管讨论研究的结合就是那些东东西西。

  最常见是弄古文学的,不习惯深入史学部和古器物学范围,治中古史学的,不习惯从诗文和美术方面重要材料也用点心。讲美术史的,且有人除永远对“字画同源”发生浓厚兴味,津津于书画中的笔墨而外,其余都少注意。除书画外,别的真正出于万千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工艺美术伟大成就,不是不知如何提起,就是浮光掠影地一笔带过。

  延伸阅读:陈万雄:沈从文爱流连琉璃厂 培养文物历史研究的基础

陈万雄:沈从文从事文学创作或文物研究 源于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当代中国-名家-陈万雄:沈从文研究文物历史新方法 实物结合文献全面睇
沈从文研究文物时,会透过文物和文献互相结合印证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文物历史的新观念、新方法。《沈从文讲文物》选编了多篇沈从文对文物研究的学术文章。(网上图片)

  沈先生对中国文化艺术有如斯看法,不是基于外在客观研究所得的认识,而是出于一种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是他对于人的生命价值和对人文化成的人类文明庄严体悟的自然而然的领悟。

  对于沈从文,早年于文学创作、后期之于文物历史研究,都完全是将个人生命与民族国家命运以至人类远景紧贴在一起的。亦由于他自少亲近大自然,混迹于社会的底层,切身感悟到劳动者的创造艰难和可贵,加上因民族文化和民众文化在西风欧雨冲击下的凋敝,一种强烈的要求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再造、争取低层社会原始自然生命的升华、要恢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渴望,就成了沉从文终身不渝的使命所在。

  延伸阅读:陈万雄:认识文物历史世界的沈从文

  只有从这里我们才可以理解沈从文,也可以理解沉从文的生命何以前后有文学世界的沈从文和文物世界的沈从文,更可以理解所谓文学世界的沈从文与文物世界的沈从文,其实非两个不同的世界,而是一个世界。也只有结合文学世界的沈从文和文物历史世界的沈从文,才可以完整和充分地理解作为完整生命的沈从文。(五之五)

  (经作者授权,转载自陈万雄《读人与读世》,标题及分段经编辑整理)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赞叹呼伦贝尔草原风光 忆鲜卑蒙古崛起之路

2022-12-21
当代中国-名家-陈万雄忆跟随老师初见启功获赠画作铭记心中

陈万雄忆跟随老师初见启功 获赠画作铭记心中

2022-01-28
当代中国-名家-陈万雄:陈万雄悼念忘年之交──书画家启功先生

陈万雄悼念忘年之交──书画家启功先生

2022-01-21
当代中国-名家-陈万雄:沈从文爱流连琉璃厂培养文物历史研究的基础

陈万雄:沈从文爱流连琉璃厂 培养文物历史研究的基础

2021-12-31
当代中国-名家-陈万雄忆沈从文年轻时已跟历史文物艺术结缘

陈万雄忆沈从文 年轻时已跟历史文物艺术结缘

2021-12-24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编辑之选

基辛格秘密访华为中美破冰 被伦敦记者识破?

2025-05-03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一条问题分高下

2025-05-02
小红书中美对帐
张维为

张维为:中美民间大对帐 加速中国文化复兴

2025-04-23
中国经济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看中国经济问题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谈李光耀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谈李光耀:与人互动 先思考彼此权力关系

2025-04-18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雒城遗址 细看东汉战乱与繁荣

2025-04-13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2025-03-06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2024-09-19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2024-07-03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2024-02-15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2023-06-13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2023-06-01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2023-05-30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2023-05-27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2023-01-06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2022-09-17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2022-08-16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2021-12-16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2021-11-12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2021-08-02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2021-06-17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2021-03-08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2020-12-28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2020-12-09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