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碳减排引伸碳汇交易 中国农业要趋利避害

编辑︰黄皓颐

  当我们这100年进入工业化阶段后,大家看到工业社会形成的,是将工业的产业集群和城市带的扩张结合在一起。它制造的主要是碳排放,客观上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譬如微细悬浮粒子(PM 2.5)造成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和影响很大。这些逼切的问题掩盖了,农业社会随着气候暖化而不断向西向北的推移。

温铁军:中国农业生产连增 或因气候暖化平地降雨量充沛

当代中国-温铁军:碳减排引伸碳汇交易 中国农业要趋利避害
中国农业出现10多年生产连增的大丰收情况,有别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温铁军估计,这或因全球气候暖化导致等降水线北移至西部北部,这些地区以平地居多,配合充足雨水,因而大规模生产粮食,提供大量米食主粮给市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这些年以农业作为主粮,能够出现多少年生产连增,这跟我们以往的农业常识完全不一样。

  我们过去的常识是,农业尤其是粮食,是有周期性的,三年小周期、五年大周期、两丰一欠或者两丰两平一欠,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粮食的增产。但是,现在会出现10几年连增,这跟我们过往的农业常识是不一样的。

  原因有多种说法,我觉得可以纳入考虑的是,气候暖化带来400毫米等降水线,即是向北推移了一个多纬度,也就是100多公里。这100多公里主要是平原,中国西部北部的平地比较多,那些平地只要降雨量足够,是很适合大规模地种植,生产粮食。

  大家如果坐飞机到内蒙古东部、甘肃和陕西北部、宁夏一带,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是使用大农场的方式进行粮食生产。对中国来说,气候暖化对于农业社会或者生产主粮,可能有某种正面作用;但这件事很少会引起讨论。因为我们一概都纳入碳排放的气候暖化讨论之中。

  延伸阅读:温铁军看全球应付气候危机 实现减排或影响稻米生产

温铁军:碳汇交易影响深远 关注甲烷减排的发展

当代中国-温铁军:碳减排引伸碳汇交易 中国农业要趋利避害
图摄于2021年6月的甘肃张掖五个墩村的种植粟米田,农民正利用现代化机械包括粟米收割机和无人喷农药机等,有效率地加快粟米生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家知道农业占的比重是非常高,这也包括煤炭开采、石油开采等等,但它们的比重不像农业那么高。当中国承诺了甲烷减排这个责任后,我们在农业领域应该作出什么调整?如何能够趋利避害?这是我们必须讨论的重要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看它是利还是害,而是要采取各种措施来趋利避害。

  世界形成共识的碳减排,客观上为西方进入金融资本控制的经济阶段提供了新空间,那就是所谓“碳汇交易”(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气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它是指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这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减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转卖给有需要的发达国家,以抵消这些国家的减排任务。)。 

  延伸阅读:温铁军:美国金融危机扩大 中国预早做好防控准备

  以碳汇交易引伸出来的金融衍生品,正在开疆拓土,也是说假如甲烷也被纳入好像碳减排一样的金融资本运作的时候,便又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领域。因为我们知道美国一旦发生金融危机,量化宽松,大量制造的货币就会流向大宗农产品,特别是世界上商品化率最高的小麦、粟米等等。(三之二)

  (转载自《温言铁语》,标题和内文经编辑整理)

 

粮食是美元成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重要基础

温铁军简明粮食金融化 如何演变国家安全议题?

2025-02-26
当代中国-名家-温铁军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下滑源于全球过剩

温铁军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下滑源于全球过剩

2022-02-07
当代中国-名家-温铁军:提防金融资本危机加剧稻米金融化

温铁军:提防金融资本危机加剧稻米金融化

2022-01-24
当代中国-温铁军看全球应付气候危机实现减排或会影响稻米生产

温铁军看全球应付气候危机 实现减排或影响稻米生产

2022-01-10
当代中国-名家-温铁军:防范金融危机人民币国际化不宜操之过急

温铁军:防范金融危机 人民币国际化不宜操之过急

2022-01-03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编辑之选

基辛格秘密访华为中美破冰 被伦敦记者识破?

2025-05-03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一条问题分高下

2025-05-02
小红书中美对帐
张维为

张维为:中美民间大对帐 加速中国文化复兴

2025-04-23
中国经济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看中国经济问题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谈李光耀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谈李光耀:与人互动 先思考彼此权力关系

2025-04-18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雒城遗址 细看东汉战乱与繁荣

2025-04-13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2025-03-06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2024-09-19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2024-07-03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2024-02-15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2023-06-13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2023-06-01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2023-05-30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2023-05-27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2023-01-06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2022-09-17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2022-08-16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2021-12-16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2021-11-12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2021-08-02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2021-06-17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2021-03-08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2020-12-28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2020-12-09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