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5-16
在3月时香港上映了一部内地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下称《中国乒乓》),乍看片名也轻易理解到电影是与中国乒乓球有关,但对于“绝地反击”4字,不少人都表示难以理解。
因为在无数人印象中,中国乒乓球一直雄霸全球,何曾陷入绝境?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改编自国乒男队的真实故事
原来,历史上中国乒乓球国家男子队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连续三届无缘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进入低潮期。
这样的成绩是视乒乓球为“国球”的国人不能接受的,而《中国乒乓》则是以此历史背景开展的故事,讲述国乒男队如何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从“绝地”爬出来,作出震撼的反击。
《中国乒乓》由内地著名演员邓超及俞白眉执导,邓超、孙俪、许魏洲、段博文等主演,90年代初国乒男队陷于低谷,而瑞典队则在国际球坛异军突起,瑞典球员拥有健硕的体型优势之余,技术打法也超赶中国队。
原本在意大利执教的教练戴敏佳(原型是蔡振华,国乒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教练之一)决定放弃高薪,回国担任主教练,组建国乒男队新军。
面对内外质疑,戴敏佳这名铁腕少帅与教练团组坚持大刀阔斧改革,经过刻苦艰辛的训练,加上教练组精心策划的战术,让一直不被看好的“男乒新五虎”发挥各自优势,最终在1995年世乒赛上演了精彩绝伦的反击,重新夺得世乒赛男团冠军奖杯——斯韦思林杯。
延伸阅读:乒乓球员之最 马龙拥26个世界冠军!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刻苦坚持 成就绝地反击
那个时期,瑞典男乒拥有 “3驾马车”:瓦尔德内尔、佩尔逊和卡尔逊,他们都是世界顶级选手,整体实力在中国队之上。
以戴敏佳(邓超 饰)为首的教练组深知欧洲人有体型上的优势,而他们的队员又是被外界形容为“老的老,嫩的嫩,伤的伤,瞎的瞎” 的球员,因此一开始只能“将勤补拙”,不断加操及加大力度地训练体能。
除了一般的健身运动,队员跑过雪地,跑过长城⋯⋯显示出超乎常人的坚毅精神。
影片中戴敏佳就曾说过:“中国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当瑞典人在滑雪的时候,我们在努力;当美国人在度假的时候,我们在努力·⋯⋯”。
其后教练组安排部分队员出国学艺,汲取欧洲乒乓劲旅的优点,知己知彼,并透过韩国釜山邀请赛等比赛试阵和磨练,增加让国乒男队于世乒赛战胜瑞典队的机会。
后来经过1993年世乒赛的饮恨,国乒男队不论技术还是心态亦日渐成熟,到了1995年世乒赛则可算是中国队与瑞典队的龙争虎斗。
团体赛有别于个人赛,除了讲求球员技术和经验,更讲求的是战术排佈、整体配合和球员的心理质素。中国队的教练组便透过战略性的出场次序,以及安排“奇兵”龚枫(原型为丁松)出战大大增加了胜算。
养兵千日的龚枫替中国队取得关键的一盘。最后一盘老将黄昭(原型为王涛)亦成功克服心理压力,使出多年来磨鍊而成的扎实技术,战胜了瑞典队的佩尔逊,使中国队重夺斯韦思林杯。
延伸阅读:国家队访港|一睹马龙许昕风采 重温《乒乓球在中国》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热血渗全场 振奋人心
电影中演员们打球姿势都有板有眼,这都要归功剧组邀请到前国家队教练协助特训和演员们的刻苦训练。
影片再现了多场发生在中国、韩国、德国和瑞典的经典比赛场面,当中最经典、最激动人心的赛事定是1993年和1995年的世乒赛。
《中国乒乓》的比赛场面节奏明快,球来球往,配合球拍触球的“乒乒乓乓”声效,加上精准的旁述解说和双方球员的动作镜头特写,带给观众有如亲身到场馆观赛的紧张刺激感。
不论你是不是乒乓球的爱好者,都能从此片感受到个中的热血与励志。
唯一被诟病的可能是片中对白含大量乒乓球术语,如正手反胶、反手正胶、削球和弧圈球等,让不谙乒乓球的观众较难理解。
整体而言,电影拍摄很用心,还原度非常高,是一套非常值得观赏的体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