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8-04
在松花江畔看雾淞冰雪,在长白山上看神秘天池,在东北边疆看朝鲜风情……这里就是东北三省其中之一的吉林省。这个全中国最靠近大海的内陆省份,你知道他还有什么特別之处吗?
「吉林」得名之由来:从满语而来

简称「吉」的吉林省,名字始于清朝(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为「吉林乌拉」,吉林因而得名。「吉林乌拉」为满语,意思是「沿着江」,意指沿着松花江的城池。
吉林|地理特征:地处中国东北 中国最近海的内陆省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腹地,是边疆离海最近的内陆省份,最东端的珲春市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其北面与黑龙江省相连,南邻辽宁省,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接,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隔着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的咸镜北道、两江道、慈江道相望。
「一山为脊,千里平畴」一句最能概括吉林整体的地势。其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高,西北低。全省土地以中部的大黑山为界,分为东部的山地和西面的平原。

东部山脉纵横,峰峦重叠,除了有长白山坐镇在东南面外,也有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岭、牡丹岭等山脉。
中西面的平原以公主岭一带的松辽分水岭为界,北面为松嫩分水岭,南面是辽河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海拔约在120至250米。西北端是草原牧区。
吉林|气候水文: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国最深的湖泊坐落于此
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侧的吉林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凉,冬长夏短。吉林的春天干燥大风,夏天温暖多雨,秋天凉爽宜人,冬季漫长而寒冷,尤其是在长白山区冬雪较多,降雪日数达40天以上。
既然省以江名,吉林当之无愧是河源省份。在长白山上俯瞰,只见天池的湖水静静流淌至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灌溉东北大地。这个流淌中朝两地的长白山天池,就是三江之源。

而松花江,就是吉林人的母亲河。从这里出发,一路蜿蜒西行,就串联起省内8成的河湖,灌溉出沃野千里。
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与辽河、绥芬河合称「三江两河」,而「三江两河」就组成了吉林的五大水系。
五大水系,加上六大湖泊(月亮湖、查干湖、净月潭、松花湖、雁鸣湖和天池),共同构建了东北迷人的水乡。

吉林|人口区划:人口两千多万 民族风情万种
吉林省辖下有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以及21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6个县和3个自治县。
截至2022年年底,吉林省有2,347万人,当中约8%是少数民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吉林的世居民族。

吉林|经济:东北老工业基地 借黑土田园立足东北
作为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吉林的经济表现中规中矩。2022年,吉林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3万亿元人民幣。
具有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的吉林,重工业、加工制造业较发达,並以汽车、石化、食品、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为五大重点产业,尤其是汽车、高铁制造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准。

除了有工业支撑外,吉林也是中国有名的产粮大省。2022年,吉林的谷物产量全国排名第5,玉米产量全国排名第2。到底这片土地有何奥妙之处?
成为「粮仓」,在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吉林中部的松辽平原地处世界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一望无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甜菜和各类温带果蔬,为中国的粮食安全贡献巨大。
此外,驰名中外的「东北三宝」,传统的说法是人参、貂皮和乌拉草,现在的说法是人参、貂皮及鹿茸,都是吉林省的特产,人参及鹿茸产量居于全国前茅。

隨着「一带一路」发展,吉林因其处于中蒙俄经济走廊在东北的战略位置,成为了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视窗,对加强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的区域合作起了关键的作用。
吉林|旅游:长白山闻名东亚 雾凇蔚为奇观
碧云天,雪面净。到吉林旅游,不得不去长白山。

沿着栈道深入,步行登上数百级台阶,只见一幅画卷展现眼前。皑皑白雪覆盖山色,映衬湛蓝如洗的天空,太阳缓缓升起,照耀雪山之巔。天池峰顶的白雪在阳光的折射下,愈发熠熠生辉。

吉林的冬天且长又冷,其冬季旅游成为中国旅游一大特色,不少旅客会到雾凇岛赏雪。
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两岸树茂枝繁。每到寒冬,江水腾起浓雾,遇到寒冷的空气,沿江的垂柳枝上满是凝霜挂雪。江风吹拂,银丝闪烁,雾凇洁白晶莹,在一片水雾中更显得朦朧梦幻,美不胜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