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中国文化 |“春分到 蛋儿俏”隐藏千年习俗?

编辑︰黄雅言

  春分,是中国第四个节气,春耕的重要时期,许多农作物都在这个时期开始播种或进入生长关键期。

  春分有一句民间谚语:“春分到,蛋儿俏”,原来隐藏一个古老的春分习俗,这个习俗还曾受爱因斯坦注意,究竟是什么呢?

  “春分到,蛋儿俏”,说的就是“立蛋”习俗了。

  这个习俗据说早在几千年前已经存在。在清代道光年间苏州文士愿禄著作《清嘉录》,便曾描写江南地区春分流行“竖蛋斗巧”的热闹场景,孩童们以立蛋的快慢来定胜负,寓意着“辞旧迎新”,为新一年带来好运与希望。

趣谈中国文化 |春分画夜等长 有利鸡蛋直立?

  为什么春分要把鸡蛋立正呢?

春分立蛋习俗
在内地一些幼稚园,都会在春分前后进行“立蛋”游戏,还会让学生在鸡蛋上绘上图案,成为有趣的活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春分这一天,从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动的太阳直射点,恰好位于地球赤道上,使得全球昼夜时间几乎等长,白天与黑夜的时间大致相等。人们相信,这现象象征平衡与和谐。

  人们也相信,这一天阴阳平衡,能让鸡蛋直立起来,于是人人都竞相尝试把鸡蛋立直,渐渐成为有趣的节日习俗。

  在普通话中,“鸡”与“吉”谐音,鸡蛋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立蛋游戏不仅是为了立住鸡蛋,还有象征人们对春天的庆祝和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实际上,鸡蛋直立与春分并没有多大关系,只要掌握技巧,鸡蛋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竖立起来。

春分“立蛋”曾惊动爱因斯坦?

  “立蛋”习俗称得上世界知名。1945年立春当天,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国际宣传处的魏景蒙为女儿示范如何将生鸡蛋直立起来,这一场景被当时美国合众社记者瓦尔特 · 伦德尔报导出来后,立即引起国外广泛关注,成为一时潮流。当年,报章曾报导过“立蛋”一事还曾受爱因斯坦注意,成为一时佳话。

春分立蛋习俗
中国报章曾报导“立蛋”的新闻,并报导爱因斯坦的反应,成为佳话。(网上图片)

  延伸阅读:趣谈中国文化|中国哪个地方最爱蛇? 

  延伸阅读:趣谈中国文化|“正月十九燕九节”与丘处机有关?

夜半饭牛呼妇起 明朝种树是春分

  今天是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开始,气候逐渐回暖,万物复苏,是春耕的重要时节。有一句话:“夜半饭牛呼妇起, 明朝种树是春分。”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宋琬的《春日田家》,生动地描绘了春分时节农家的忙碌场景,充满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春分前一天夜半时分,农妇人起床喂牛,确保牲畜有足够体力进行第二天的劳动。同时,农人也会叫醒老伴,一起讨论第二天的农事安排。

  农夫在这一天最爱种什么?原来是种树。

  春分时节,气温回...

大雪兆丰年 无雪要遭殃  

  今天(12月7日)是“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在古代,大雪时期的天气对农作物收成还有重要启示。

  “大雪”到临,北方地区会受冷空气影响,经常出现较大的降雪,引起地面积雪。

  对于农家来说,这个节气又隐藏着什么启示呢?北方有俗语:“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意思就是大雪当日有下雪的话,就预兆将迎来一个丰收之年;没下雪的话就要遭殃。

  究其原因,雪是水冻结的形态,大雪下雪意味着冬天下雪量充足,能...

冬季冷暖看重阳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因此非常看重气候变化。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冬季气候原来也有关系?

  古代有一种说法:“今年重阳不打伞,明年地里光杆杆。”意思就是重阳节那天不下雨(不打伞代表不下雨),那么之后的冬天就会较为干旱,在水份不足的情况下明年粮食收成也会出现问题。

  相类似的农谚也有:“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旱。”意思就是说如果农历十三前后没有雨,往后雨水就比较少了,整个冬天雨雪匮...

中国文化通识|急急如律令是古代公务员专用?|哪吒2

2025-03-21

趣谈中国文化|“正月十九燕九节”与丘处机有关?

2025-02-17
“元宵”和“汤圆”的由来

中国文化通识|“元宵”和“汤圆”由来大不同?

2025-02-01

趣谈中国文化|中国哪个地方最爱蛇?

2025-01-20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文化百科;趣谈中国文化;陶渊明;五斗米

趣谈中国文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