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0-22
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王亚平......中国太空人无人不识,但大家又是否知道,是谁把他们从千军万马中选拔出来,再训练成为航天猛将呢?她就是被形容为太空人“女教头”的黄伟芬。
黄伟芬因“女权”事件而广为人识
很多人知道黄伟芬,竟是因为一次颇为莫名其妙的“女权”事件。
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成功升空,把三位男航天员送上中国太空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接受央视采访,问及接下来的神舟十三号,会否有女太空人参与任务。
后来大家都知道乘搭神舟十三号往天宫的,包括了第二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性、曾在太空中授课的王亚平,但当时的黄伟芬回答仍“保守”,她说:“下一次完全有可能,因为飞行时间一长,如果有女性航天员(太空人)的加入,那么对于整个乘组的相融性,包括生活照料、计划管理等方面,能发挥女性的特长和优势。”
没想到的是,黄伟芬的回答在网上引来了一场小风波:一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开骂,指她的那句“生活照料”是在“侮辱女性”;有人还说“女航天员(太空人)们经过刻苦训练,上天就是为了给别人当保姆的吗”。
其实黄伟芬所说的“生活照料”,绝对不是日常生活中当保姆的意思;这是航天专门用语,是指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衣食住行的处理,当中涉及要专业技术和技巧,却没没有性别之分,也非特指王亚平的工作。
后来有传媒予以讲解,那些曲解、甚至曾经恶言相向的网民才算了解情况。而经这次风波,也更多人知道了“太空人女教头”黄伟芬。
学飞机设计出身 黄伟芬转行载人航天
为什么黄伟芬被称为“太空人女教头”?她对中国航天的贡献又有多大?
1964年出生的黄伟芬是江西人,自小便是“学霸”。父亲认为国防科技对国家至关重要,一直鼓励黄伟芬选择相关科系,有报国之心的她中学毕业即决定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终成为该校飞机设计专业的学生。
但本科毕业后黄伟芬从“航空”转到“航天”,她考入了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攻读重力生理学硕士学位。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后来换了“招牌”,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它是继俄罗斯加加林训练中心、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之后,全球第三个太空人科研训练中心,被誉为“中国航天英雄成长的摇篮”。
取得硕士学位后,黄伟芬留在这顶尖研究所工作,曾参与“863计划”中关于载人航天的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等课题的前期研究。1992年,中国决定展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这是黄伟芬事业的转捩点。
载人航天离不开太空人,但在如何挑选、训练太空人问题上,中国是一片空白,也无从参考,一切要从零开始。当时只有28岁的黄伟芬当然也没有经验,但当时正在医学总体组的她,因为专业能力强,工作出色,被上级指派挑起制订太空人训练方案的重担。
黄伟芬接到任务后,马上展示了遇上复杂问题时能把握关键、理清条理的能力。
中国载人航天从零开始 黄伟芬3个月做出训练大纲
她马上给火箭、飞船等各个系统的研发人员发去表格,要求大家说明对太空人有什么要求,例如太空人需要面对怎样的环境、要操作什么设备等等。借着回馈的资料,黄伟芬很快就有了完整概念,短短3个月便交出太空人的练训总体大纲。
这方案从此奠定了中国选拔、训练太空人的基调。设计方案的黄伟芬后来接受传媒采访,谈起从零开始极速完成练训方案,她自信满满地说:“这就是智慧!”
1999年,黄伟芬带领不足30人的教员团队,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如何训练太空人,经过多年摸索,他们设计出8大类、百多个科目的完整训练方案,涉及医学、生理、心理、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等方方面面。
为了确保没有安全隐患,“总教头”黄伟芬和教员们还会先行尝试所有训练项目,直到总结出最合理有效的方案。黄伟芬透露,她就曾在发射塔架上,做过逃生滑道的试跳,从相当于17层楼高的52.5米高处,下滑至地下掩体。
黄伟芬至今为中国航天培养出两批共21名太空人,第三批太空人也在训练之中。截至2021年底,她已把13名太空人(20人次)送上太空,将来亦将有更多太空人远征穹苍。
但无论是中国飞天第一人的杨利伟、三上太空的景海鹏、聂海胜、“太空老师”王亚平,还是其他太空人,他们所获功勋都应该有黄伟芬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