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2-01
到佛山作公民科考察时,参观佛山祖庙是认识佛山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其中一个途径。在近950年前北宋时期建成的佛山祖庙,拥有全国唯一一套最完整、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北帝仪仗,地位超凡。
佛山祖庙不单是春秋二祭之地,庙内更全是广东民间艺术古迹,一代武术宗师叶问和黄飞鸿也可以在这里见得到,是佛山的打卡圣地。
公民科考察|佛山炼铁属火 供奉北帝守当地平安
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 )的佛山祖庙,在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渐发展成今日的规模;祖庙所供奉的,是道教信仰中的北方玄天大帝,或称真武玄天上帝,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北帝。
庙内有在明清时期已经建造的岭南建筑艺术风格,也有不少当地手工艺制品,更被不少来参观的外国游客评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为什么祖庙会兴建在佛山呢?像天后庙一样,佛山祖庙的原来背后也有一个传说。
据历史记载,佛山早在北宋时期已是岭南著名的冶铁中心。由于炼铁属“火”,因此当地人为了防范火灾,确保百姓安全,遂在当地建一座庙,并供奉“北帝”以保平安。
而在民间传说中,北帝是水神,专治水患和火灾,因此北帝庙便成为了佛山人的守护神,而祖庙也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象征。
公民科考察|祖庙三门 陶塑瓦脊活现神话人物

佛山祖庙前后工经历过20多次的重建和扩建,其中包括三门、灵应牌坊、万福台、钟鼓楼等都是现存的建筑,深具岭南建筑风格。
其中较多人认识的“三门”,是指“崇正社学”、“灵应祠”、“忠义流芳”的三座建筑物的正门连在一起,故又称为“祖庙三门”。
三门连成的长长屋脊上是被誉为“花脊之王”的陶塑瓦脊,长达31.7米、1.78米高,是祖庙现存的六条瓦脊中规模最大的。这条瓦脊陶塑特别之处是双面的,正面与背面同样都有以戏曲故事为主要题材的雕塑,如姜子牙封神、诸葛亮舌战群儒等,人物的神态表情生动传神。
花脊陶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物造型全都是向前向下倾斜的,面向下面像在欢迎地上观众一样,显示出佛山手工艺的精湛技术。
公民科考察|灵应祠 拥有国际级非遗北帝仪仗

再往里面走,就会看到位于祖庙东侧的“灵应祠”。作为是佛山祖庙的主建筑,供奉着北帝,而在广东一带供奉北帝的庙宇不少,又以佛山祖庙规模居首。
祠内的灵应牌坊是现存最雄伟的木石混合结构的牌坊,运用“斗拱”的建筑工艺手法,非常壮观。
而牌坊上的“灵应牌坊”四字是明景泰帝亲令下诏敕封授予的,佛山祖庙就正式列入官祀之列,每年行“春秋谕祭”,成为少有的南方的城市拥有“国朝祀典”的荣誉。灵应祠内有一整套北帝仪仗,是国家现时最完整的,属于国家非遗级别的祭祠礼仪。
直至今天,佛山保留了“秋祭”,成为了佛山子孙都会归来参与的年中大事。
公民科考察|万福台 300年历史的粤剧戏台

另一个为人熟悉的景点,就是建于清顺治十五年的“万福台”。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万福台就是广东省现存最古老的戏台,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据说自清朝中期以来,粤剧戏班出外巡回表演前的第一台戏,必须先在万福台上演,可见其地位崇高。
公民科考察|佛山武术 感受黄飞鸿叶问功架
佛山不但有粤剧,武术文化也源远流长,也是中国唯一有“中国武术之城”之称的城市,多位著名武术家,包括黄飞鸿、叶问等都是诞生于此。
在祖庙博物馆内,可以找到叶问馆和黄飞鸿馆,馆内陈列了两位一代宗师的生活点滴,有叶问的练工木柱、画像和生活摆设等。
有武术当然会有武馆,有武馆自然有舞狮。所谓“无醒狮、不佛山”,佛山醒狮属于中国狮舞的南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佛山祖庙内的“醒狮台”,每逢节庆,都是武术和醒狮的表演场所,非常热闹。

公民科考察|佛山武术 感受黄飞鸿叶问功架
佛山祖庙内,还供奉有孔子像,不少家长会为小孩祈求功名。
今天的祖庙,已不只单纯是祭祀的地方,还是男女婚嫁、孩子求功名,以及消闲娱乐的好去处,承载了佛山文化和传统结合的情怀。
别以为祖庙都在郊外,佛山祖庙位于禅城区祖庙路21号,即是佛山市中心地段,周边是繁华的商业区,坐地铁的话可以到祖庙站,交通非常方便。
大家去佛山游玩,或者学习考察,都不妨到祖庙走一趟,看看建筑特色,还有当地的民间传统艺术,增加对大湾区的历史文化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