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春回大地,細雨紛飛的日子又來臨了。古時有一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描寫這樣的天氣,具體是甚麼意思呢?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出自南宋詩僧志南的《絕句》。 這首詩的全文是:「古木陰中繫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描繪了早春時節的景象。 杏花雨,指清明前後杏花盛開時節的細雨。詩句中的「沾衣欲濕」形容細雨如絲,輕輕沾在衣裳上,似濕未濕,給人一種朦朧、細膩的感...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這兩句詞,是形容澄明的夜色和溫柔的細雨,更巧妙的是詩人用數字來描寫,實在有趣得很。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是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其中兩句,指天空中輕雲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這首詞是辛棄疾居於江西省上饒時的作品,當時詩人於晚上在黃沙道上散步時作,最終寫出這篇描寫夜色和小雨的佳作。 全首詞從字面來看很容易理解。全首是「明月別枝...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很多古詩對於現代人來說,不看註解不易明白,但這一句算是例外。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柳滿皇都」出自韓愈的《初春小雨》,意思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遠勝過綠楊滿城的暮春。 看似簡單,實則絕不平淡。 前面還有兩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指京城的街道上小雨紛紛,雨絲就像乳汁般細密而滋潤,小草鑽出地面,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
每日一詞 光棍 「光棍」這用語,對香港人而言一點都不陌生,人人都知道就是「單身一族」的意思。原來這個詞彙早在元朝已有,最初泛指流氓、無賴,甚麼呢?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這諺語中的「光棍佬」,便是騙子的意思。古時民間一直稱無賴、流氓一類人物為「光棍」。在《元曲選·殺狗勸夫》楔子中有:「卻信着這兩個光棍,搬壞了俺一家兒也。」明清兩代,「光棍」成為官方對流氓的通稱,《大清律》中則有「光棍例」,用來處置流氓罪。 「光棍」代指單身的用法,最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