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氣節歌 一學就會 今天是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24節氣,於2016年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更是內地中小學必讀課程。這些節氣你能數到幾多呢? 以下的節氣歌可以幫到你,簡簡單單28個字,就數盡二十四個節氣: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仍然未懂?對應一下就明白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下場雪 夏至水滿江 冬至自古以來就是很重要的節氣,在中國部分地區,甚至有「冬大過年」的說法,有關「冬至」的諺語也特別多。 「冬至」屬於三九嚴寒的時節,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當天的日照時間最短,夜晚最長。 古人認為,可透過冬至預示未來的天氣情況。北方有一句農諺是「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意思就是只要冬至那天下雪,那麼整個冬天都不會缺少降雪,而且來年雨水增多,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對於農民可謂是個好兆頭。 另一句農...
每日一詞 二百五 說人「二百五」,就是嘲諷別人蠢,不會動腦袋。這個詞在不少地方都流行。而吳語、客家話也長期流行它的變體「兩百五」。現時,全國普遍都懂「二百五」這個方言,但你又知道它的來歴嗎? 據說戰國時期,齊國大臣們嫉妒蘇秦,派刺客殺了他。齊王誓要捉拿刺客報仇,謊稱蘇秦是內奸,表示要以千兩黃金獎賞除掉這內奸之功臣。結果有四人自稱是刺客,請齊王各賞他們二百五十兩黃金,齊王就將這四個「二百五」斬了。 另外一個說法,古時五百兩銀子稱為「一封」,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半封」諧音「半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