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中國文化卻叛逆迷失 愛情讓馬友友重拾琴弓

編輯︰許可

  馬友友是「最性感」的古典音樂家,也是最有中國文化氣質、最受中國文化界關注的古典音樂家。但這位少年成名的天才也曾經叛逆迷失,甚至放下大提琴,音樂理想幾近湮滅,幸好這時他的初戀情人、也是他終生伴侶的吉兒(Jill Hornor)出現,兩人夢幻般的愛情才讓他重拾琴弓。

自幼受中國文化熏陶「一吻之賭」險失初戀

   當同齡人還是懵懂孩童的時候,受中國文化熏陶的馬友友已在古典樂壇成名;他和許多名家合作演出,更推出個人專輯。但「神童」也難免要經歷叛逆期。在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學習期間,10多歲的馬友友開始「學壞」,經常曠課、抽煙、喝酒,但大提琴卻經常被擱下。

  據中國文化界別的媒體報道,17歲的一天,馬友友參加同學的生日派對,席間有同學跟他打賭,只要他在晚上12點前吻到一個在歐洲長大、名叫吉兒的漂亮才女,就可以得到兩張NBA門票和海鮮薄餅。

  年少輕狂的馬友友躍躍欲試,未料走到吉兒面前時,「見慣大場面」的他竟然手心冒汗,不知如何是好,反倒是比他小兩歲的吉兒主動伸出手,說:「很高興認識你!」

有評論認為馬友友「無所不奏」,比其他古典音樂家更為兼容並蓄。(圖片來源:AP)

   兩人就這樣認識了。晚風中,吉兒給馬友友講起一個故事:她14歲生日時,在維也納欣賞了一場大提琴獨奏會,表演的是一個和她年齡相約的東方少年,所有人都被他所吸引。吉兒還說,這位才華橫溢的少年是她見過最性感的男人。移居美國紐約後,她試圖再尋找這少年,卻已查不到任何音樂會消息。 

西方思潮衝擊中國文化人 與初戀離別4年哈佛重遇

  馬友友知道吉兒說的少年就是他,也深知自己在樂壇銷聲匿迹原因,這一刻他沉默了,直至12點快到,朋友們在遠處叫着他的名字,馬友友才驚醒。他立即吻了吉兒,轉身匆匆離去。

  第二天,馬友友得到了打賭的獎品,可是他並不開心。而吉兒知道真相後覺得很受傷,她給馬友友送去一封信,信中夾了維也納那場馬友友音樂會門票,還寫着「你摔碎了我的夢」。

  吉兒的信為馬友友帶來很大的衝擊。不久後吉兒回歐洲,馬友友趕到機場,卻沒勇氣向她當面道別。 

馬友友從無緋聞,是專一的暖男。圖為青年時的馬友友與吉兒。(網上圖片)

  馬友友的母親盧雅文後來說,那是馬友友的初戀,吉兒走後,他痛苦了一大段時間,還望時間能倒流。

  而她給兒子的答案是,時間沒辦法倒流,但可以重新書寫未來。此後馬友友痛定思痛,決定重新站起來。他離開朱莉亞音樂學院,轉到哈佛大學人類學系讀書,要用學養和新知識來豐富自己的音樂內涵。

  轉眼4年過去,一天馬友友在學校邊思考邊走路,不小心撞到人,他抬頭一看,對方竟然是吉兒。原來吉兒剛入讀哈佛的數學系,她還是那樣熱情大方,說:「你胖了、高了,還換了眼鏡。」

中國文化式的愛情故事 婚姻就像大提琴的弦和弓 

  那個晚上馬友友一夜無眠。

  他給吉兒寫信,說「你離開我後,愛情和音樂似乎都從我的生命裏消失了」,又表示為彌補從前的荒唐和輕薄,要拿起大提琴,為她舉行一場獨奏會;馬友友還把收藏起來的那張維也納音樂會門票,夾在信裏。

  這場獨奏會在學院小禮堂舉。面對着心上人,馬友友緊張得發抖,久久拉不出一個音符。他對吉兒說,擔心拉得不好,「你又跑回歐洲」。

  其實,吉兒又何嘗不牽掛着這位「最性感的男人」,她在馬友友的臉上輕輕一吻,說:「我哪也不去,你在哪裏,那裏就是我的家。」 

馬友友曾透露,他有教一點中文給一對子女。圖為馬友友和妻子、子女的合照。(圖片來源:Getty)

  1978年,馬友友和吉兒結為伉儷,他們的兩個兒女也相繼出生。而重拾琴弓的馬友友也在妻子支持下,演奏事業再踏高峰;即使遇到挫折,愛妻也會助他走出陰霾。

  對於自己的愛人和婚姻,馬友友接受媒專訪時這樣形容他和吉兒:「我們是大提琴上的弦和弓,誰離開誰都不是琴,都不成音樂!」

馬友友$2000萬大提琴遺的士 震撼中國文化史的「大頭蝦」事件

助中國防治愛滋病 中國科技之光何大一:我有責任

立志為中國教育服務 丘成桐40年不問報酬

12歲隻身從河南農村來港 崔琦踏上諾貝爾獎之路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