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已逝 周恩來與日本的淵源

編輯︰郭曉陽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總理周恩來逝世45周年,在其任內,一直希望推動中日友好;而日本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就是日本民間致力為中日友好而努力奔走的有心人,多年來親自來訪中國不下10次,與周恩來總理建立深厚友誼。在1976年,池田大作得悉周恩來總理逝世後,寫了不少緬懷周恩來總理的文章,以表其追思之情。

  「總理,想必您是累了,請安息吧……」

  在關西接到周恩來總理逝世的消息。我懷着要來的始終要來的心情,默禱他的冥福。「總理,想必您是累了,請安息吧……」

  1976年1月9日那天,從大阪動身前往京都開會,與京都一千名會友一起默禱總理冥福。(8日逝世的消息在翌日發布)京都是周總理在青年留學時代曾經遊覽過的地方。21歲的青年周恩來,在離日前,曾在西京嵐山﹑圓山公園等地留下足跡。

  那是1919年春天的事。

  當時嵐山細雨濛濛,兩岸松樹蔥鬱,蕭蕭春雨,似無霽意。如何拯救羸弱的祖國?他為了尋求生路而遙遙東渡。來到日本只見強大的國勢背後,是一群茫然缺乏希望且疲憊不堪的人民,藐視中國的國家主義歪風依舊。──歸去來兮!回中國吧! 

  青年抬頭仰望,雨停了,在萬綠叢中,有一簇櫻花顯得格外艷麗奪目,彷彿裝了燈。圓山公園裏,遊客熙來攘往觀賞夜櫻,好不熱鬧。滿園櫻花燦然盛開,燈火映照下的粉紅花海,美如仙境。

  「五十年前,我在櫻花盛開時離開日本。」我的耳邊響起周總理的聲音。相信總理所說的櫻花就是京都的櫻花吧。「總理,請您在櫻花盛開的時候再來日本。」聽我這樣說,總理答道:「我也有這個願望,但是恐怕難以實現。」這是他逝世前一年又一個月──1974年12月5日的事情。

  那時總理已病重。會見開始總理就說:「這是您第二次訪華吧。首次訪華時,正是我病情最嚴重的時候,所以無法會見。」我首次訪華是在半年之前。

  在我抵達北京後的第二天,是6月1日,總理為了動癌症手術而住院。在手術的兩年前(72年夏天),總理被發現患上癌症。73年,百忙中有72天是在醫院中渡過。從74年年初起,病情開始不樂觀,卻無法放下工作。總理每天都要工作18小時。又聽說有時還連續工作30個小時。同年4月,總理陷入缺氧狀態。繼而在5月,三次病危。到6月1日才迫不得已同意入院動手術。

  儘管身陷病榻,總理依然為了我的首次訪華,進行百般周到的準備。比如:飲食的好惡,有否吸煙?生活上有何習慣等等,細緻入微地要中間人向我打聽。於是我託人回話:「太不好意思了!您的厚意,實在感激不盡,不必為我費心。一切都聽從中方安排。」 

自1968年開始,池田大作就開始為中日友好和平出力,到1974年5月首次訪華,亦表明希望在中日兩國之間架起通向和平的金橋。(網上圖片)

  雖然如此,總理卻為了讓我睡得好,將我下榻的房間全部換上不透光的窗簾。這次訪華,我隨處感受到總理無微不至的關心,彷彿置身於總理關懷的大海之中。

  那年9月,我第一次訪問莫斯科,見到蘇聯柯西金總理。即使處於中蘇嚴重對立的時代,但在柯西金總理心目中周總理確實是一位傑出人物。他認為只要有周總理在,無論有任何障礙,中國最後都能克服。

  遺憾的是……中國的大樹已身染重病。(八之一)

  (轉載自《中國周恩來總理》池田大作中文網,標題經編輯整理)

池田大作讚周恩來 促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池田大作憶周恩來「政治遺囑」:走入民眾 與民同在

毋忘初心 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

身染重病不言放棄 周恩來為國鞠躬盡瘁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