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貴如油

  踏進春天,大家可能對濕悶的天氣感到煩悶,不過對農夫來說,春雨是非常可貴的,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這種說法在宋朝已出現。宋《景德傳燈錄》卷一道:「春雨一滴滑如油。」油能夠點燈、煮菜、生火、取暖,是賴以生存的用品,在古時頗為昂貴。

  春天下一場雨,是喜雨,能潤澤大地萬物,像油一樣重要。

  明代《春雨》也有說:「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壞一群牛。」可以看到古人對春雨的重視。

  延伸閱讀:春雨一滴滑如油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要怎樣才知道大地回暖?古人往往把眼前的情景刻畫在畫或詩中,讓一幅幅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躍然於紙上。

  北宋有一位名僧惠崇,他精通畫畫,常能把眼前美景用畫筆呈現出來。有一天他看到眼前的桃花綻放了兩三枝,又看到江水上的鴨子悠然暢泳,於是就用畫筆把這瞬間描繪下來。

  後來,詩人蘇軾又在此畫上題詩《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中一首便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如今...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風本無色,用「綠」來形容的確夠特別,究竟出自哪名句呢?

  這就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出自北宋詩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這句詩描繪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用得極為巧妙,不僅描繪出春風吹拂下江南大地一片新綠的景象,還賦予了春風以情感和生命力。詩人透過「又」字,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對...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憂國憂民的杜甫純粹描寫春天的詩句不多,這《春夜喜雨》是其中膾炙人口的一首作品。

  《春夜喜雨》全首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燭明;曉看紅溼處,花重綿官城」。

  這詩句的意思是:綿綿細雨好像知道時節似的,特意伴隨春風在夜晚悄悄而來,無聲地滋潤着萬物。田野小徑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邊漁船上的那一點燈光,顯得格外明亮。等到天亮的時候,潮濕...

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描寫春天有多樣的角度,可以「聽」的春雨又是怎樣的呢?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出自南宋詩人陸遊的《臨安春雨初霽》。

  詩人透過「聽」春雨,寫出了春夜的寧靜與雨聲的細膩;而「賣杏花」的聲音則從聽覺過渡到視覺,讓人聯想到杏花的嬌艷,生動地展現了江南春日的明艷與生機。

  「一夜」暗示詩人整夜未眠,可能是因為內心的憂愁;而「明朝」則帶來了一絲生活...

相關標籤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古人在清明節掃墓,是怎樣的情景?

  宋代高翥《清明日對酒》:「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將清明節掃墓的場景形象地展示出來。

  首兩句「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描繪了清明時節的典型場景。詩人站在遠處,看到南北山頭的墓地密布,人們紛紛前來祭掃,場面繁忙而莊重。一個「紛然」寫出了祭掃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