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31/03/2024 「摸金校尉」其實就是盜墓者,是中國古代對盜墓者的別稱。 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漢代陳琳所作的檄文《為袁紹檄豫州》中就出現過。 檄文中指出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公然盜墓取財,以貼補軍餉。 被袁紹告了一狀的曹操,並沒有堅定否認自己派人掘墓充實餉軍一事,後來「摸金校尉」也逐步成為了盜墓者的代稱。 延伸閱讀:「一講曹操,曹操就到」下一句是甚麼?
做乜「眼瞏瞏」? 許冠傑的《鬼馬雙星》歌詞有這一段:「求望發達,一味靠搵丁鬼馬雙星眼瞏瞏,人生如賭博贏輸都無時定,贏咗得餐笑,輸光唔駛㷫」。 因「瞏」的讀音為「king4」,發音與「琼」相同,所以大家經常誤以為要寫作「眼琼琼」。 其實「瞏」字在《說文解字》已有修錄:「瞏,目驚視也。從目袁聲。」也就是「直眂如驚貌。又瞏瞏,無所依也。」意思是說眼神驚訝、無助。 另外,這個字在普通話中與「窮」同音,讀成「qiong2」。 延伸閱讀:有...
古代「里正」是甚麼職位? 里正,是古代的一種基層官吏,負責管理鄉里的事務。 這個職位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漢代經學家何休為《春秋·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所作注釋中寫道,「一里八十户……其有辯護伉健者,為里正。」 這一職位,在後來的北齊、隋唐時都有設置,到了明朝時改名為「里長」,主要負責掌管戶口、納稅、服役等事務。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也有提及「里正」。唐代杜甫《兵車行...
馬的量詞為甚麼是「匹」? 我們形容車的數量,會說「一輛車」;說到船,會說「一艘船」;說到馬,則是「一匹馬」。 為甚麼馬的量詞會是「匹」呢? 玩過「二人三足」遊戲的人,都知道合作的二人如果實力「相當」、步幅「相當」、速度「相當」,則獲勝機會大增。若能如此就是一對好匹配。 匹,有「相當」、「相配」的意思。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秦、晉匹也,何以卑我?」意思是說,「秦國和晉國是相當的,為甚麼要小看我呢?」 至於馬,古代的車是以雙...
買鞋需要先「打匹」?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新界農村一般離墟市較遠,孩子少有機會到墟市去。 孩子要買鞋,由於沒有尺,客家人會用一條麻包繩或鹹水草,來量度孩子的腳掌長度,然後把相當孩子腳長的麻繩/鹹水草到墟市買鞋,這個動作就叫做「打匹」。 為甚麼叫做「打匹」? 「匹」是古時的量度單位。《說文解字》:「匹,四丈也,從八、匸。八楪一匹,亦聲。字亦誤作疋。」《說文通訓定聲》:「按:《漢書·食貨志》:『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疋。』」 打匹,就是把腳長度量度出來了。 古人的確有以麻繩來量度腳掌尺寸的。《細說漢字部首,足部》引《韓...
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是中國古代曆法二十四氣節中的重要日子,習俗之一是家家戶戶都在這天趕回家「做冬」,北方人更有吃餃子的習慣,於是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諺語,原來背後有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 相傳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與東漢末年的醫聖張仲景有關。張仲景是一個醫術高明的人,某年在辭官返鄉時,正逢嚴寒的冬季,見到許多百姓沒有足夠的衣服及食物,有些人的耳朵甚至被凍壞了。 於是,張仲景叫徒弟們用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剁碎放在鍋子裏煮,然後將這些餡料用麵皮包着,分給受寒冷天氣侵襲的百姓,治癒了很多...
「着衫」是古代用語? 穿衣服,廣東話又可說成「着衫」。當中代表穿上的「着」字,原來是沿用古時用法。 漢代《樂府詩集·木蘭詩》中說:「脫我戰時袍,着我舊時裳。」這首著名的木蘭詩中,描述木蘭脫去戰時軍袍、穿上舊日衣服的場景,當中的「着」,就是「着衫」的意思了。 元代馬彥良的《一枝花·春雨》也有這個字:「穿一領布衣,着一對布履。」此處的「着」就是「穿着」或「穿上」。 不過如今普通話口語中,較少用...
「太子洗馬」是甚麼職位? 「太子洗馬」這個古代職位名稱,很是有趣,從字面上看,似是為太子清潔馬匹,實際這職位與洗馬完全沒有關係。 「太子洗馬」職位最早先秦時期已設置,意同「先馬」,是太子身邊的侍從官,每當太子出行的時候就在太子的車馬前為先導,負責引路開路,可以算是太子的儀仗隊的一部分。 《問玉珉》:「洗馬進賢冠,出則在馬前清道,固曰洗馬。」 唐朝時,這個官職只為「從五品」,九品中職位不算太高,但卻是極受歡迎的職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