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阿媽?阿嫲?

   不同地方對女性的稱謂可謂五花八門,除了北方人稱「婆婆」相等於南方的「奶奶」/「家婆」外,「阿嬤」現代多被指為祖母/外婆,但舊社會實際是指母親或乳娘。

  「嬤」(音:mo)這個詞在舊社會專指乳娘/乳母,也是母親的俗稱。末代皇帝溥儀年幼時被帶入宮中當皇帝時,其乳娘同行,他跟乳娘的感情很深,稱之為「二嬤」。

  「二嬤」既是乳母,又是第二個媽。

  然而,現代人則將「阿嬤」視作祖母或外祖母。在閩南語、客家話、潮州話、粵語等方言中,「阿嬤」表示祖母或外祖母的意思。福州話、閩東話、閩北語只用表示祖母。台灣也是以「阿嬤」代表祖母。

  日本作家島田洋山於2001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佐賀的超級阿嬤》,就是寫主角到九州佐賀縣投靠「阿嬤」(外婆)的生活。小說在日本銷量超過700萬冊,後來拍成電影及出版漫畫。可以看到,「阿嬤」這個稱謂廣泛普及。

可吃又不可吃的:甑

  我們談論過西貢近浪茄灣的郊遊勝地罾棚角咀,原來在罾棚角咀一遠處,有個一個外形似飯團的三角小島,那個區域叫做飯甑洲。飯甑洲的「甑」,也是一個比較冷僻的字,不過,就與「飯」很有關係。

  「甑」在古代是一種煮食器材。

  「甑」(音:曾或贈)是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置於鬲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鍋。

  有一個成語為「甑塵釜魚」。甑、釜,皆為煮食炊具。這個成語指漢朝書生范冉,因為家境清貧,很久沒有燒飯,以致蒸飯的炊具積滿塵埃,鍋子生蠹魚, 比喻生活極為清寒困苦的意思。...

罾:魚網也  

  疫情嚴重,遠足已成為香港人疫情期間的主要戶外活動之一。在西貢近浪茄灣的罾棚角咀,因長期受風浪侵蝕而形成了壯觀的海岸景色,有「千柱海岸」之稱,疫情期間吸引了很多人到來郊遊。 

  朋友把在罾棚角咀的風景照放上個人網絡平台,不少人都好奇罾棚角咀的「罾」字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字。

  「罾」是一個生僻字,音「曾」,解作魚網。

  「罾」字乃形聲字,從四(網),從曾,其本義是一種用木棍或竹杆做支架的魚網。《說文》:「罾,魚網也。」《莊子·胠篋》:「釣餌網罟罾笱之知多,則魚亂於水矣。」

 ...

自小跟婆婆同住=「童養媳」?

  中國幅員廣大,北方跟南方方言在意義上時有很大出入,會導致笑話或尷尬的情況出現。

  一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中年女同事說:「我自小便跟婆婆一起生活。」從北方來港工作數年的同事感到驚訝:「香港仍有童養媳!」。

  原來在舊時代,領養別人家的小女孩做兒媳婦,待兒子長大讓他們結婚,叫做「童養媳」。 

  「婆婆」一詞泛指年長的女性。廣州方言中,稱呼自己母親的母親為「婆婆」或「外婆」,但在普通...

宅男宅女

  疫情肆虐,為了減少社交距離,大家都被迫留在家裡,成為「宅男」或「宅女」。這個詞彙源自台灣的網絡文化,「宅男」、「宅女」就是指長期足不出戶的人。

  1970年,日本流行文化愛好者,被稱為「御宅族」。「御宅族」是指一些對某種事物有高度了解及喜愛的一群人,例如對古董收藏家、書法愛好者、影音發燒友等,而這群人當中有一部分以喜愛電玩為主。

  在2000年,台灣的網絡文化興盛,借着日本「御宅族」而重新定義一個漢語詞彙:「宅男」。相對於「宅男」,有相似...

相關標籤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一鑊熟」與 「一鍋端」  

  「一鑊熟」是廣東俗語,從字面看,就是將所有食材放在一個鍋中烹調,直至煮熟為止,實際卻有「同歸於盡」的意思。

  在電影情節裏,賊人被警察重重包圍時,為求自保,賊人將手槍指向附近的火水桶,大喊「唔好行埋嚟,否則同你哋一鑊熟。」賊人若是開槍射向火水桶,定必引發大爆炸,周遭的人可能也會葬身火海,同歸於盡。

  類似的詞語還有「一鍋端」,不過兩者意思有少許不同。

  「一鍋端」比喻一下子全拿出來,沒有剩餘,或一下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