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打小人 踢走衰運慰藉心靈

撰文︰黃皓頤

  「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無碇透。打你隻小人腳,打到你冇鞋挽屐走!」趁住每年3月5日或6日的驚蟄去「打小人」,驅除霉運,會否是你的心聲?今年新冠疫情措施全面放寬,社會步向復常,相信打小人的墟冚場面將會重臨。你今年要打小人嗎?

灣仔鵝頸橋三岔路口殺氣重 成為驚蟄打小人聖地

打小人通常會在陰暗地方進行,例如橋底。灣仔鵝頸橋位處三叉路口,有指煞氣大,可以克制小人,所以鵝頸橋橋底便成為了打小人的熱門聖地。(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香港人最熟悉的傳統習俗,必定是「打小人」。去哪裏打小人最好?灣仔鵝頸橋橋底的三岔路口殺氣重,是最佳的「三煞位」,屬大熱之選,每年驚蟄當日,例必擠滿來幫襯的客人。

  為甚麼要打小人?各人原因不同,不過,通常是自覺頭頭碰着黑,工作不順利,又或者經常被身邊小人中傷,因而祈求保心安,也有些是感情轇轕,不幸遇上花心男或遭小三介入婚姻中,所以藉打小人發洩情緒,吐一口烏氣。

每年驚蟄,不少人會幫襯職業神婆打小人,以前多數是長者,近年多了年輕一輩。(圖片來源:Getty)

  延伸閱讀:驚蟄打小人 源於粵港澳大灣區習俗 香港澳門最流行

獲《時代雜誌》點名稱讚 驚蟄打小人受國際關注

任何日子都可以打小人,但有指在驚蟄當天打小人的效果會更佳,所以很多人會特意在驚蟄當日幫襯職業神婆打小人,希望驅走霉運。2009年,美國《時代雜誌》將打小人列為安慰心靈的「2009年亞洲最佳事物」。(圖片來源:Getty)

  在鵝頸橋底,當你委託的「職業神婆」拿起一隻舊鞋,一邊不斷用鞋底拍打象徵不吉利的「小人紙」,一邊唸唸有詞說出各種「咒語」,那一剎,不管是否靈驗,已經幫助你達到紓緩壓力和平衡心理的作用,非常治癒。

  說穿了,打小人就是一門心靈自癒的科目。

  「打小人」原本是流行於香港和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民間習俗,在1950年代的相關報道,將它稱為民間迷信陋習,前往打小人的市民都是「愚昧婦孺」,提供打小人服務的是神棍。

  延伸閱讀:觀音借庫後吃生菜宴 粵港澳大灣區傳承300年歷史

驚蟄不單流行打小人,也同時可以「祭白虎」。民間傳說指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而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多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用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寓意其不能張口說人是非。(圖片來源:Getty)

  不過,近年打小人不單在港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榜上有名,更已被提升至國際層面,成為訪港遊客的參觀節目。2009年,美國《時代雜誌》將打小人列為安慰心靈的「2009年亞洲最佳事物」。

  打小人,又豈止是民間迷信習俗咁簡單?

由《傾城之戀》到《色,戒》 看淺水灣酒店歷史

香港街道故事|雪廠街真係有雪廠!做過第一代中環天星碼頭 見證香港政經變遷

香港街道故事|北角七姊妹道7女投海都市傳說 見證泳棚到工商區變遷

集體回憶|還記得一齊落Disco的日子嗎?

光棍

  「光棍」這用語,對香港人而言一點都不陌生,人人都知道就是「單身一族」的意思。原來這個詞彙早在元朝已有,最初泛指流氓、無賴,甚麼呢?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這諺語中的「光棍佬」,便是騙子的意思。古時民間一直稱無賴、流氓一類人物為「光棍」。在《元曲選·殺狗勸夫》楔子中有:「卻信着這兩個光棍,搬壞了俺一家兒也。」明清兩代,「光棍」成為官方對流氓的通稱,《大清律》中則有「光棍例」,用來處置流氓罪。

  「光棍」代指單身的用法,最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