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2/03/2022
提到邯鄲,很多人會想到「邯鄲學步」這個成語,但很少人知道,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還有一個「中國之最」,那就是中國唯一一個自建城以來從未改過名字的城市,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邯鄲為甚麼如此特別?在歷史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邯郸:中原重地 10朝古都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於8,000年前已出現人類文明,於3,100多年前建城,在中國歷史上是最重要的中原城市之一,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深受統治者青睞。從春秋戰國到北宋,曾有趙國(春秋戰國)、曹魏(三國)、東魏(南北朝)、後唐(五代)等多個朝代的10個政權在邯鄲境內建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中國著名的古都,如南京、西安、北京,都曾多次改名,南京曾叫做金陵,西安在古代叫做長安。而邯鄲比較特別,自建城以來的3,100多年時間裏,從未改過名字,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邯鄲地名的由來,眾說紛紜,未有定論。一種說法是,「邯」字源於山名,即城中的邯山,而「鄲」是山脈盡頭的意思,邯山至此而盡,因此得名邯鄲。另一種說法是邯鄲之名可能來源於姓氏。商周時期有甘氏和單氏兩大氏族,曾在邯鄲一帶聚居,由此得名。
秦漢以前,邯鄲無疑是中國政治中心之一,而秦漢以後,全國大一統,政治中心轉移到今天的陝西(咸陽、西安),邯鄲政治地位下降,東漢時期更遭到開國皇帝劉秀「屠城」,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陷入蕭條。在後來的歷史中,邯鄲曾數次復興,但都不長久。到了近現代,相對於迅速崛起的各大城市,邯鄲顯得有些「透明」,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不起眼,令它美麗的名字得以一直沿用至今,成為這座古城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
邯鄲:中國成語典故之都
雖然歷史上起起落落,邯鄲的文化脈絡從未斷絕,為今人留下了女媧文化、磁山文化、建安文化等寶貴遺產。
作為「戰國七雄」之一、趙國的都城,邯鄲在2,600多年前,曾是中原地區最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名人輩出,奠定了作為「成語典故之都」的文化基礎。
「邯鄲學步」、「紙上談兵」、「黃粱一夢」、「完璧歸趙」、「負荊請罪」、「毛遂自薦」……據不完全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多達1,584個,堪稱中國成語典故的「活化石」。
如今,漫步在邯鄲街頭,隨處都能見到因成語典故而得名的文物古迹:學步橋(邯鄲學步)、藺相如回車巷(完壁歸趙、負荊請罪)、呂仙祠(黃粱一夢)、毛遂墓(毛遂自薦)等等。邯鄲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築造連接古今的時空隧道,千年沉浮,默默守候着歷史長河中留下的中華文明瑰寶。
延伸閱讀:西安城墻|戰爭與和平 千年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