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5/01/2022
當你閉上眼睛,聽到清脆的「叮叮」聲,就知道自己身處港島區,一輛香港人熟悉的電車正在駛近。電車,百年歷史的交通工具,陪隨着幾代港人的成長和生活;但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在港島才有電車出現?
纜車搶先興建 電車無人問津
答案是,電車不止一次想擴展至九龍和新界,只是「屢戰屢敗」而已。
1841年香港開埠,初期港島筲箕灣至西營盤發展迅速;港島區人口快速增長,由1851年約23,000人,1881年躍升至近118,000。當時人們出外,只有坐馬車、人力車和轎子,難以應付龐大的人口需要。因此,興起同步引進電車和山頂纜車的構思。
當時有財團向港英政府提出,投資興建山頂纜車,並於1888年啟用;相反,電車計劃一直未有投資者,延至1901年政府頒布《香港電車條例》,1902年成立香港電車電力有限公司負責建造和經營電車業務;同年底,再由香港電車有限公司接管。
電車先建中環至石塘咀路線 跟塘西風月有關?
有關電車路線,有說最早興建中環至石塘咀一段,原因是石塘咀是當時著名的紅燈區,路線是方便住在山頂的富家子弟,乘山頂纜車抵達中環後,轉乘電車至石塘咀逍遣玩樂。1904年,電車正式通車,初期路線由堅尼地城至銅鑼灣,之後延伸至筲箕灣。
電車啟用後,當乘客上車後,要向售票員買車票,而售票員會在車票上打孔,以茲識別。直至1976年起,電車的駕駛座旁加裝了錢箱,乘客下車時投幣繳付車費;1982年淘汰售票員。這種收費形式也一直沿用至今。
說到電車有意從港島擴展至九龍,早於1910年代起,電車公司向政府申請在尖沙咀至荔枝角一帶提供服務,惟當時已建了九廣鐵路,故遭否決。1923年,政府大力發展九龍,再考慮興建電車的建議,但最終選擇不用建月台佔用路面、車速較快的巴士,成為九龍區主要交通工具。
延伸閱讀: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1970年代,政府發展屯門、元朗、天水圍等新市鎮,也有意興建鐵路。當時擁有電車公司的九倉集團,曾有興趣參與計劃,惟最後退出競爭;電車闖出港島的夢想再次幻滅。之後,政府交由九廣鐵路公司(2007年九鐵和地鐵合併,成為港鐵)建造輕鐵。
在香港行駛逾百年的電車,由昔日木製的外殼、用機械化操作,到現在的外殼已改為鋁合金製造、用電子操作;這支擁有165輛雙層電車的車隊,在2021年更獲得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為「最大的服務中的雙層電車車隊」。不變的電車路軌和6條路線,為香港人提供簡單方便的交通服務;閒來坐在電車上,漫遊港島,好好欣賞這個新舊交替的大都會面貌,最是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