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2/11/2021
1911年辛亥革命後民國成立,隨後廢除舊農曆而採用陽曆(格里高利歷),紀元則以西方國家通用的1912年為民國元年。到1949年新政權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使用當時世界上多數國家採用的西方曆法,稱之為公元。因此公元1949年取代了民國38年,以後就是1950年、1951年……直至2018年。
萬聖節扮鬼敲門取糖果 中國鬼節吃飯喝酒安撫鬼
近年來,不少歐美學者為糾正歐洲中心主義和基督教至上思想,不再用AD(Anno Domini,意為「主後」)和BC(Before Christ,意為「基督前」)來代表歷史時間軸的分界點,而改用CE(Common Era)和BCE(Before the Common Era)。我自己10幾年前開始採用這樣的縮寫,但是時常被習慣了A.D.和B.C.的國人所質疑。
儘管不用「主後」、「基督前」這樣的基督教口吻,今天我們經常會說18世紀、20世紀如何,或是21世紀將會怎樣。一個世紀就是100年。法國大革命發生在18世紀,十月革命發生在20世紀,21世紀被認為是亞洲人的世紀,此類說法的基準點仍然是耶穌的誕生時間。
現在有人提倡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所以想用中國的傳統來取代西方習俗。原則上我對這一點不反對,甚至還贊成。
延伸閱讀:張信剛看聖誕節的演變
現在有不少人,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在每年10月31日晚上穿戴奇異地慶祝「萬聖節」。其實他們可能並不知道,萬聖節(All Saints Day)不是10月31日而是11月1日。
10月31日是歐洲的一種民間迷信,認為各種牛鬼蛇神要在眾聖人過節的頭天晚上出來搗亂,所以就要裝鬼嚇人,一般人家就息「鬼」寧人,給來敲門者一些糖果,把他們打發走。其實,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也稱「鬼節」,也是要吃飯喝酒安撫鬼的。要扮鬼或安撫鬼,何不選農曆七月十五日呢?
還有許多中國人慶祝唯獨美國才有的在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的 「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他們只看「感恩」這兩個字,並不知道英國清教徒初到美州的第一個秋天,因為還沒有收成,是靠原住民贈予糧食和教他們獵火雞,才能度過冬天。這些清教徒為感激上帝對他們的眷顧,才開始慶祝「Thanksgiving Day」。(加拿大也有自己的感恩節,定為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即哥倫布到達美洲之時,美國把這一天稱為「哥倫布日」。)
再說回聖誕節。中國一直有人把「聖誕節」稱作「耶誕節」,我覺得這個名字很有道理。耶誕節源於西亞人的太陽崇拜,始於羅馬基督教會,而被近代歐美殖民者傳到全世界,成為今天的狀況。對非基督教徒來說,不慶祝不是損失,慶祝也無不可。但是稱這一天為「聖誕節」就有如慶祝「萬聖節」一樣,顯示自己並不了解的歐美社會傳統。
延伸閱讀:張信剛看中國人過聖誕節
過西方節日無關大局 中國未來取決科技和經濟發展
世界上每一個文化都受過外來影響,世界上所有文明都曾從與外界交往中產生借鑒。大批中國人慶祝耶誕節可能讓另外一些中國人不能認同,但這不是中華文化的危機。假如我們這個有5,000年文明,擁有14億人口,目前正在提倡「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出現危機,那只能是因為我們自我設限而停滯,或是自我戕害而倒退。
延伸閱讀:張信剛看中國曆法與羅馬曆法
過耶誕節還是過冬至節只是小事一樁,斷斷不會影響大局。大局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的社會是否和諧,科技是否先進,經濟是否繁榮。我關心的是我們的下一代或兩代人能不能擺脫曾經令中華民族停滯落後的內生文化因素:因為禮教束縛而缺乏創新動力;注重人際關係而忽視實質表現; 慣於大而化之的宏觀論述而不擅精細量化的具體分析……因此才有寫這篇文字的動機。(六之六)
(原文刊於《澎湃新聞》,經作者授權轉載,標題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