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信書不如無書

  在互聯網出現之前,人們都藉着書本去理解知識、認識世界,書本所提及的是否全然值得信賴?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孟子已提出「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概念。

  《孟子.盡心下》: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武成》內談到周武王伐商紂,殺人至流血漂杵,但孟子認為並不可信,原因是商紂雖然是天下間最不仁的君主,但所殺他的是最仁慈的周武王,因此他並不相信會流血漂杵這事會發生,因而認為不應盡信書本上的記載。

  孟子所提到的「盡信書不如無書」,其實就是要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多加思考、分析,甚至質疑書本所寫的內容是否準確無誤,而不是一味將書本內的知識生啃活剝,不加思索的照單全收。

  在21世紀的教育上,我們要求的人才,就是要在書本獲取知識的同時,能多加思考和探索,有自己的見解。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浩瀚的海洋能容納及匯集成千上百的河流川溪,比喻待人接物應跟海洋般接納不同的人和意見。這也必須具備寬容宏大的胸襟才能成事。

  此話出自清代名臣林則徐家中的一副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慾則剛。」而「海納百川」則典出《莊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納之。」

  上述對聯是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所寫的。當時英國向中國輸入大量鴉片,林則徐則在虎門銷煙,裏裏外外承受了不少壓力,因此寫下此經典之作。

  做人要像...

茶瓜送飯 好人有限

  「茶瓜送飯,好人有限」是廣東俗語,原意是指身體不適的人,可以以茶瓜這種平和的食品添加入白飯內進食,減輕生病時食慾不振的狀況,令身體重新回復體力,但後來卻演變成負面的說話,指某人並非好人。

  茶瓜是把白瓜用醋、糖等調味料醃制而成,味道甜而帶酸,可佐膳放湯。製作茶瓜的白瓜,亦稱越瓜,味道清淡而不帶瓜腥,不涼不躁,與節瓜、冬瓜同屬「正氣」的瓜類。

  由於茶瓜性質平和,即使虛弱病人也可吃用,所以以「茶瓜送飯」的人,本身「好人有限」。這裏「好人」的原意,是身體抱恙的人,而非壞人。

  然而,很...

人望高處 水向低流

  「人望高處,水向低流」指的是人要保持向上的志氣,正面積極來處理所有事情,相反,人不應像水那樣,只向下方流去。

  這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句是相同的。人希望提升自己的,而水向低流則是一種自然的規律,在重力的帶動下,水自然往下流。

  例如在某公司工作多年,職位與薪酬也只屬一般水平,當有獵頭公司以高職厚薪招徠,在「人望高處」的推動下,自然也想轉換環境,到新公司獲取更高職位及薪酬。所以有一句俗語是「魚不過...

好事不出門 壞事傳千里

  向善的好事不容易傳揚出去,壞的事情卻傳得很快、傳得很遠,所以也著大家做人處事應小心行事,一有行差踏錯,就很易街知巷聞,恨錯難返。

  此話出自《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細》:石城縣把這件事當做新聞,沿街傳說。正是「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這句話也可以寫成「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好事不出門,醜事傳千里」。

  中國人天生內斂、謙卑,對自己所做的好事一般不會自誇自擂,傾向低調處理。相反,有人做了壞事,就很容易成為別人針...

相關標籤

小雪封地 大雪封河

  二十四節氣中,立冬過後,便踏入「小雪」。

  有關小雪的解釋,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以下記載:「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此外,古籍《群芳譜》亦有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所代表的是降雪的起始時間與程度。此時此刻,北部一些地區已見初雪,不過因為地氣未寒,降雪量小,未有積雪,於是稱作「...

蜑家雞見水  

  香港有一句歇後語「蜑家雞見水」,原來與嶺南民俗有關?是甚麼意思呢?

  蜑家,是生活在廣東沿海一帶的古老族群。

  在古代,蜑家是被歧視的一群人,更曾為賤戶之一。他們只能在海上生活,以船為家,不能隨便上岸,而且不可以擁有田地。因此,蜑家人在船上養的蜑家雞不能放養四出走動,只能關在籠裏,雞口渴時,看着海水卻無法喝到,就像蜑家人口渴時就只得看着四周的海水一樣。因為海水喝不...

抱法處勢而用術

  抱法處勢而用術,一句話綜合了法家的三個核心思想:法、勢、術。

  法:是律令,管理百姓的基本依據。君主應論功行賞,賞罰分明,不應因個人好惡而濫賞濫罰。

  術:是操縱臣子的手段。君主以術御臣,就可以保持權力、地位,防止篡權奪位。

  勢:是權力與威勢。利用人們好利惡害之心,明賞設罰,就能使人們遵從法律,國家自然也能安定。

  「抱法處勢」語出《韓非子‧難勢》:抱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