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下 辛勤致富的「萬元戶」

撰文︰潘少權

  那時候還未改革開放,米價0.14元(人民幣,下同)一斤,肉價0.95元,親戚送禮2元,那是一個「做又36 ,不做又是36」的時代,工人工資一般是每個月28至36元左右。1萬元可說是天文數字。

改革開放生活富起來 誕生「萬元戶」

  「萬元戶」之名,始於當年新華社的兩篇報道。1980年4月18日新華社發出通訊《雁灘的春天》中提到,1979年底,甘肅蘭州雁灘公社社員李德祥,從生產大隊裏分了1萬元,社員們把他家叫作「萬元戶」。另一段也是1979年底的新聞消息更震撼,新華社以圖片報道了山東臨清八岔路鎮趙汝蘭一家種棉花純收入10,239元的事,此報道被國內外50多家新聞媒體轉載。自此,萬元戶成為改革開放後的潮語。

改革開放後,人民的勞動力進一步被釋放,「求富」不再是社會的避忌話題。圖中一名富裕家庭孩子雀躍地望着家裏新買的電視機。(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扶持個體經濟 增工作主動性

  萬元戶,顧名思義是指存款或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1979年前後,中國推動改革開放政策,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農民先富起來」的思想。此後農村推行承包責任制,一些農戶靠自己和全家人的努力和勞力,加上懂一點技術,迅速成為第一批賺到錢的人。在城鎮企業實行分層承包制,按勞動力分配,有人為了賺多些錢而「下海」,從事個體工商業或者開公司。

  人的態度改變了,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但在改革開放初期,工商局對個體經濟也是諸多限制,跟後來大力扶持不同。這也難怪,當時經歷文革政治鬥爭多年,一般人對個體經濟仍有所擔憂,怕政策隨時改變,對發展個體經濟抱着觀望態度。

那時擁有「三轉一響」(又名四大件),是家庭富裕象徵。「三轉」是指手錶、單車、縫紉機;「一響」則是指收音機。(網上圖片)

萬元戶見證計劃經濟走向改革開放

  1982年12月4日,在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上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規定:「在法律規定範圍內的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權益。」從此,個體經濟的地位正式得到了認可。

  每個地方的萬元戶不是很多,卻代表了人們追求美好富裕生活的嚮往。萬元戶等同富裕的代名詞。萬元戶,折射出中國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化的變革,為改革開放掀開序幕。

 

1979年2月,人民日報以《靠辛勤勞動過上富裕生活》報道了黃新文(圖)1978年參加生產隊集體勞動和發展以養豬為主的家庭副業,全年總收入超過1萬元的事。黃新文是小欖公社埒西二大隊第二生產隊社員,當年扣除成本,收入為5,900多元。他雖然不是純收入萬元,但被稱為新中國第一個農民「萬元戶」。一時間,全國各地向他討教致富的人和信函,多不勝數。(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引入電影《追捕》 顛覆審美觀念

改革開放世界男高音訪華 巴伐洛堤北京唱意大利歌劇

改革開放建大亞灣核電站 應付經濟起飛電力需求

鄧小平:「不管黑貓白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