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中國文學面對網絡寫作衝擊 要適應新常態

編輯︰黃皓頤

  在中國文化界,現在有一種悲觀論調,指文學愈來愈凋零,讀者愈來愈少,書也賣得愈來愈少,由以往一本小說可以賣幾百萬本,現在只能賣幾萬本、幾千本甚至幾百本。相反,中國文化界出現了一種新趨勢,網絡寫作、網絡閱讀都成為新常態,不少網絡小說更被改編成為電影或電視劇,火速爆紅。

莫言:中國文學新力量 網絡寫作方便但不適合我

莫言坦言習慣了執筆寫作,手到筆到、心到筆到,因此網絡寫作不適合自己。圖為莫言2012年12月到訪瑞典斯德哥爾摩一所高中。(圖片來源:Getty)

  我想這些現象在中國文化界是存在的。隨着科技進步,大眾的娛樂方式愈來愈多樣化,一個人在同一時間,看了電視就不能上網,上了網就不可能閱讀,所以我想文學的悲觀論調就是由此而來。

  但我們應該換位思考一下。縱使在深厚的中華文化裏,面對這些科學的發展,是攔不住的,我們只能夠適應它,最終還要向它投降。

  延伸閱讀:莫言少說話多寫作 從文學看中國人處世態度

  90年代,當電腦剛出現,大陸一些最先鋒、最喜歡新事物的作家開始用電腦寫作,我當時堅決反對,說永遠不會使用電腦,但後來不用也不行了,最主要原因是各刊物、報紙或出版社方面都說「我們不接受這種寄的稿子了,你有沒有電子郵箱,發給我們電子版。」逼使你必須使用電腦。

  使用電腦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電腦寫作確實有便利之處,但是不適合我。我幾十年來習慣了拿筆寫作,拿起筆的時候,不會考慮某個字怎樣寫,只會想着我的小說,想着我的文字,然後手到筆到、心到筆到。如果我面對着鍵盤、屏幕,我用拼音輸入,就要不斷地選字,它會不斷地打斷我的思路,而且沒有成就感。

  我用紙筆寫作,寫完一張,便撕下來放在一旁,一天摞(整齊地叠堆)下來,一看有幾萬字、1萬字或5千字,非常有成就感。但是用電腦,一關機,就覺得好像甚麼都沒做過。如果不幸遇到病毒,(已寫的字)不見了,那真的甚麼也沒做過。

莫言:中國文學新力量 網絡寫作也有好作品

  然而,互聯網是不能抗拒的,而隨着它的出現,網絡文學變成非常重要的中國文化的文學創作力量,也成為文學裏最大量的類別,這亦是文學悲觀論者的理由之一。

  他們說,大量的網絡文學出現使中國文化的嚴肅文學的創作受到擠壓,但我覺得兩者之間沒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

  網絡文學是符合文學一些最基本的規律。它用語言寫作、寫人物,也講故事,儘管在浩如煙海的網絡文學裏,精品比較少,但只要有10部、8部好作品,你就必須承認它。

不少網絡寫作帶來無限商機,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除了推出小說外,更先後被改編為電視劇、電影和遊戲,周邊產物的商業化帶動了相關人士的收入,讓文學也能創造更大的財富。(網上圖片)

  現在中國文化的文學界、批評界及中國作家協會,對網絡文學愈來愈重視,成立了專門的網絡文學研究委員會,也有很多網絡作家被吸納到作家協會當委員,而且很多網絡作家確實創造了巨大的利潤。

  現在流行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識產權,包括專利、商標、著作等),一個IP賣上億,一部網絡小說的影視改編權賣1億甚至2億人民幣的驚人數字。他們(網絡作家)寫作速度非常快,以往我一天寫1萬字被認為是快手,但現在他們一天能寫3萬字。以往我一部小說寫50萬字,我認為已寫成了江河小說,但看到有網絡小說竟然是1,500萬字。

  延伸閱讀: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

  對於網絡閱讀、網絡寫作現象,我們是要研究。你可以不在網絡上寫作,但必須了解它,知道網絡文學作家在寫甚麼。

  (轉載自中華學社《中華大講堂》系列,內容和標題經編輯整理)

莫言看文學:童年生活是寫作的寶庫

莫言看中國網絡文學 想像力顛覆傳統寫作

莫言看文學:最大的用處是沒有用處

為香港文學平反 莫言:香港是文化綠洲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