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4/05/2021編輯︰紀小婷 中國文化中,「爛醉如泥」的意思是說,一個人飲酒過量、醉得不成人形。很多人以為這個「泥」就是「泥巴、泥土」的意思,其實不然。 「爛醉如泥」源自中國文化古書 這裏的泥,其實是一種蟲。根據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古書《能改齋漫錄》記載,原來「爛醉如泥」的「泥」,是一種生活南海的蟲,這種蟲一離開水,便會變成泥狀,其他古書也有類似記載。後人於是用「爛醉如泥」一詞,形容飲醉之後,醉得不似人形、好像泥蟲般的狀態,是不是很貼切呢?
小寒不寒 清明泥潭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 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釋:「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在每年的1月5至7日之間,標誌着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在部分地區,小寒可能比大寒更冷,因此有「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的說法。 正常而言小寒天氣是十分寒冷,但若天氣有反常情況,便會有「小寒不寒,清明泥...
1月1日「元旦」的由來 1月1日到了,先祝讀者們新年快樂!1月1日稱為「元旦」,也是新一年的開始,不過,古時元旦並不是指1月1日的,究竟中國何時以1月1日為「元旦」? 「元」有開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組合起來就是天明的開始。在中國古代,「元旦」一詞源自於三皇五帝時代的顓帝,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而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一年之始)、月之元(一月之初)、時之元(一日之初)的意思。然而,古代中國是使用農曆,因此...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