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訪美 幽默回應中美關係矛盾

撰文︰華思齊

  1999年4月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訪問美國時,中美關係不怎樣好。「我是不想來的……不想來美國的原因是擔心被美國人打得鼻青臉腫。」朱鎔基甫抵達美國,便以一貫幽默回應傳媒就中美關係矛盾之際出訪的提問。

貿易逆差 反華情緒 中美關係緊張

  當時中美關係因貿易逆差、台灣問題、美國本土反華情緒,以及科索沃戰爭立場分歧,導致關係緊張,朱鎔基訪美,面對傳媒尖銳提問,無可避免。

朱鎔基抵達美國後,記者問他何以在中美關係矛盾之際到訪,朱鎔基坦言並不想來,原因是美國駐華大使尚慕杰告訴他,回美國後需要到不同地方介紹中國和朱鎔基,他準備被打得鼻青臉腫。朱鎔基跟對方說:「你是美國人都可能被打得鼻青臉腫,我是中國人,我這個new face(新面孔)豈不變成一個blood face(頭破血流)。 」(圖片來源:Getty)

一句「made in China」 回應中美關係矛盾指控

  面對美國傳媒對中國竊取美國核武科技、向美國民主黨政治捐獻的種種誣蔑,朱鎔基神態自若,談笑風生,「你們也太小看我這個總理了,中國有1,450億美元外匯儲備,要賄賂什麼人的話,至少拿幾個億出來不是問題,幾百萬美元的『政治捐款』,那也太少啦。」

  被問及有關「竊核」指控,朱鎔基說:「洛杉磯市市長夫人曾問我如何慶祝今年的5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我回答說,中國將展出中國製造的最現代化武器,而不是從美國偷來的。市長夫人聽後馬上建議說,你們最好在武器上標明『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朱鎔基大體而不失風趣的對答,惹得台下哄堂大笑,包括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

  1999年朱鎔基訪美9日,其睿智、幽默、直率的鮮明個性,令國際社會留下深刻印象,並在美國刮起一陣「朱旋風」。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申請入世 竟為朱鎔基迎來黑暗一天?

1999年4月6日至14日,朱鎔基應美國總統克林頓邀請訪美,是中國總理15年來首次訪美,見證中美關係新一頁。他在9日行程走訪了洛杉磯、丹佛、紐約、芝加哥及波士頓,妙語連珠的他更在美國刮一陣「朱旋風」。(圖片來源:Getty)

外訪改善中美關係 力爭中國入世

  當時中美關係緊張,朱鎔基堅持訪美,主要原因是中美就中國入世談判已進入關鍵階段。由1986年申請加入關貿總協定(世貿前身),中國已談判十數載,遲遲未能入世,最大阻力自然是美國。為爭取在訪美期間成事,朱鎔基臨行前針對談判內容,作出比過去10多年加起來更多的讓步。然而,中方的讓步,卻並仍未令朱鎔基訪美期間獲得入世的入場券。

  就在朱鎔基訪美第3日,美方在中美會面結束後,單方面起草了一份「中美聯合聲明」,把中國並未答應的項目列作「談判結果」,企圖逼中國就範。美方的舉措,將連日雙方建立的互信付諸流水,影響中美關係。雖然雙方最終在朱鎔基返國前發表聯合聲明,指美國支持中國於1999年加入世貿,但談判結果,大家心照不宣。

  延伸閱讀:朱鎔基破中美關係談判樽頸 促成中國入世

改革開放後,中國領導人開始穿著西裝,向外界傳遞中國與世界接軌的信息。平日多以西裝示人的朱鎔基,出席美國國宴時刻意改穿中山裝,以這襲富有中國特色及歷史意義的服飾,體現中國的外交自信。(圖片來源:Getty)

  不過,事情並未告一段落。朱鎔基離開後,克林頓在美國受到不少壓力,他事後致電朱鎔基,希望重新談判。

  半年後雙方換了主場,在北京重啟談判。朱鎔基抱着「不能讓美國跑了」的決心,再度披甲。最終中美在1999年11月15日達成共識,簽署雙邊協定,見證中美關係新一頁。兩年後,中國正式加入世貿。

改革開放辦省港杯 足球聯繫兩地情

一份飛機餐 看改革開放首家中外合資企業

改革開放 汪辜會談後兩岸關係解凍

列根訪華趣聞 嬉笑背後中美關係角力

香港回歸25周年|千億打鱷 人幣中心 互聯互通 中央鞏固香港金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