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摔孩子 收買人心

  《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時期的歷史背景撰寫的章回小說,當中不乏很多發人深省的小故事,「劉備摔孩子」便是一例,劉備幹嗎要摔死自己的兒子?

  故事背景追溯至長坂坡之戰,沒有地盤的劉備被曹操的兵馬打得落荒而逃,連自己的老婆和兒子(就是後來的蜀國後主劉禪)都未能保護成功,兩人竟被曹軍捕獲。劉備下屬大將趙雲曾經七進七出殺入曹軍陣型拯救甘夫人和劉禪,最後把二人安全送回劉備手上。

  趙雲多次身陷險境,差點賠上了自己的性命,劉備感慨地說:「為汝(即是劉禪)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說着,劉備抬起兒子,準備把他摔死。趙雲見狀,立刻阻止劉備,還安慰地說:「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趙雲見劉備連自己的親生兒子也想摔死,更加對劉備忠心不二,全心全意為劉備效忠,因此後人解讀劉備摔孩子的舉動,其實只是想收買人心。

 

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中的兩句。全詩共二十二對,最為人津津樂道就是此二句。意思是只要博覽群書,滿腹墨水,下筆寫作時就文思泉湧,如有神助。而當中,「破」字,你又能明白幾多?

   杜甫雖貴為詩聖,但卻一生潦倒。

  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七年,當時杜甫37歲,居於長安。其時,唐玄宗下詔天下有才華的人,可入京赴試,但奸臣李林甫命尚書省試,對所有應試之人統統不予取錄,杜甫自然也未能高中,心情落寞,想離京出遊,於是就寫了這首詩向韋濟告別,韋濟是何許人也?當時任尚書省左丞的韋濟韋左丞...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一杯水是冷是暖,要飲水的人才能體味當中的感覺,比喻人必須親身經歷,才能了解箇中滋味。

  此話有指最早來自魏晉南北朝,但亦被多指來自宋代一佛經故事。原文載於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某甲雖在黃梅隨眾,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受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行者即是某甲師也。」

  某甲乃指慧明,他及一些信眾,欲追隨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學佛。慧明雖已到了黃梅這個地方,亦修禪多年,原來一直未...

太歲頭上動土

  中國古代民間相信,太歲是百神之首,如果在太歲頭上做些動作,必會招惹凶星臨門。

  現代人用這句話,泛指膽敢冒犯有權有勢的人。

  至於此話由來,有指在唐朝末年,統治者荒淫無道,百姓民不聊生,各地紛紛起義,其中以黃巢為首的民軍最為出眾,史上稱為黃巢起義(或黃巢之亂)。

  黃巢曾經率領部眾經過臨潼縣,剛巧有一座巨大的山墳阻擋着前進的路,原來那個山墳是漢高祖劉邦父親的,黃巢借來了一把...

老虎頭上捉虱乸 找死

  如果有人不識好歹,硬要往死裏闖,我們會形容他「老虎頭上捉虱乸」又或是「老虎頭上釘虱子」,其下場很大機會是「找死」。與老虎有關的歇後語其實頗多的。

   人所共知,老虎是兇猛的野獸,森林裏的動物也不會靠近他,牠的頭(包括其他部位)更無人願意觸摸,所以如果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硬要在老虎的頭上捉虱子,當然下場不會好,是自找麻煩、自掘墳墓之舉。

  其他與老虎這動物相關的歇後語有很多,包括「老虎頭上打蒼蠅」、「老虎嘴裏拔牙」、「老虎嘴上拔毛」、...

相關標籤

蜑家雞見水  

  香港有一句歇後語「蜑家雞見水」,原來與嶺南民俗有關?是甚麼意思呢?

  蜑家,是生活在廣東沿海一帶的古老族群。

  在古代,蜑家是被歧視的一群人,更曾為賤戶之一。他們只能在海上生活,以船為家,不能隨便上岸,而且不可以擁有田地。因此,蜑家人在船上養的蜑家雞不能放養四出走動,只能關在籠裏,雞口渴時,看着海水卻無法喝到,就像蜑家人口渴時就只得看着四周的海水一樣。因為海水喝不...

烏龜爬門檻

  談及烏龜,大家必然聯想到「慢」字,又或者聯想到「毅力」,因為龜兔賽跑故事中烏龜憑毅力勝出的形象太深入人心。

  不過,關於烏龜的諺語又何止這些,最傳神的要算「烏龜爬門檻」了!

  傳統的中式建築,門檻有高有低,但對天生腿短的烏龜而言,要爬過任何一個門檻都相當困難。假如失敗,烏龜就只能四腳朝天,難以再翻過身來,那就有「難以翻身」——沒指望的意思了。

  可見烏龜過門檻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行為,所以後人就創作出一個歇...

蠶蟲師爺

  形容某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時,大家或許會用到「自作自受」一詞,但同樣的意思還有很多表達方式,「蠶蟲師爺」就是一例。

  在古代的州、縣衙門,「師爺」專門為官員出謀獻策,地位舉足輕重。那麼,「蠶蟲師爺」又是怎麼一回事?

  要知道「蠶蟲」的特性就是會吐絲結繭,將自己包裹其中,在外人看來這正是自作自受、弄巧反拙。而把「蠶蟲」與「師爺」結合在一起,正是形象化地描述出謀獻策的人最終作繭自縛、令到自己無法脫身的慘況了!而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