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

編輯︰黃皓頤

  從北方的游牧地區,南下到地中海沿岸所形成的西方文明的主流,都是北方游牧群落南下形成的。

  因此他們就是把游牧部落的文化形式,和海上貿易結合,由此就發展出近代社會的殖民主義工業化,形成了資本主義的文明。

溫鐵軍看殖民化歷史 摧毁殖民地原始宗教

溫鐵軍指出,在殖民化歷史上,曾有過非常殘暴的表現,例如殖民地的原始宗教都被摧毀。圖片記載了英國殖民印度的情況。印度曾是英國最大的殖民地,由1858年至1947年成為殖民統治區域。(網上圖片)

  這種文明的內生性的一個特點,就是劫掠。

  商人可說是海盜的文化現像,古已有之。

  西方的一元論、一神教,強調的是單一化的文明起源,單向的發展進程。

  和以歐亞大陸邊緣地帶為中心的文化表述,講多元發展、講生態與文化本來就是結合的是常態,是多元發展中的生態多樣性和人文社會多樣性、是互嵌的、本來是一體,這應該是人類社會的常態。

  人類的歷史進步不可能是單一進程,不同的資源條件下的人類生存文化,本來就沒有優劣之分、沒有好壞之分。因此才應該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大家需要的是互相理解和包容,才能形成這個世界的和諧發展,而不是像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文化那種非常野蠻的、排斥性的發展。

  只有他才是上帝的選民,其他人都屬於必須被排斥的。

  在殖民化歷史上,有過非常殘暴的表現。羅馬教廷在已經完成了對很多國家,特別是後發國家的文化佔領,就是大家都信天主教,把所有殖民地的原始宗教都摧毀了。

  延伸閱讀:溫鐵軍:提防金融資本危機加劇稻米金融化

溫鐵軍看當年教皇下「勿殺令」 呼籲基督教傳教士確保奴隸安全

1888年5月5日,教皇利奧十三發布廢除奴隸的教皇通諭,大意為呼籲基督教傳教士在非洲開展新的商業事業和修建新道路的同時,應該致力於確保奴隸的安全和自由。(圖片來源:Getty)

  1888年5月5日,教皇發出他的命令,不要再殺那些原住民了,因為他們都已經皈依了上帝了。教皇通諭的大意為:呼籲基督教傳教士在非洲開展新的商業事業和修建新道路的同時,應該致力於確保奴隸的安全和自由。

——《In Plurimis》

  背後的論述就是他們信了主,所以是有靈魂的。在此之前,西方這些單一宗教的殖民者沒有任何心靈的讉責,因為他們認為原住民不信上帝。

  因此他們就不是人,他們沒有人的靈魂,所以可以像獵殺動物一樣,去獵殺原住民。

  歷史上沒有證據表明信仰基督教的奴隸,會因故反抗奴隸主及國家。——《In Plurimis》)

  我們應該包容各種各樣不同的文化、宗教,尊重任何人的宗教信仰。但是當宗教變成極其排斥,配合殖民化在世界上氾濫時。它就是反人類的犯罪行為。

  從南方的世界觀看西方中心主義時,它只是以地中海特殊資源環境為條件,早期西方採集狩獵生產方式而形成的個體為基礎的社會文化表現。

  美洲、非洲和亞洲等非地中海文化的就是多元文明、多元社會、多神宗教,其形成不同於西方的發展路徑,其中以東方為甚。因為東方文化中,居於主流地位的就是華夏文明,而華夏文明本來就是多元社會、多神宗教。

  延伸閱讀: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溫鐵軍看人類生存資源分布 土地、植被或淡水皆不平衡

溫鐵軍指出,人類依賴生存的資源分布,好像土地、植被或淡水都不平衡。圖為2023年德國民眾利用植被打造迪士尼漫畫人物米奇和米妮圖案。這幅植被面積約1.8萬平方英尺,由約36萬株植物組成,包括向日葵、大麻、玉米、野生錦葵、觀賞南瓜和豆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它主要形成於不同的大河流域之間的灌溉農業,用灌溉農業所維持的聚落的生產方式,導致了群體文化為內涵的社會表現和制度類型。

  中國可說是最大的非殖民地化的原住民國家,是南方國家的重要地區。它依托於本地的資源稟賦,在漫長的文明演進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和制度內涵,無論何種制度變遷,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原有的社會歷史內含的文化類型的制約。

  中國是以群體文化為基因的,在非殖民地化的原住民國家,西方沒有在中國完成殖民化,故中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國家,是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大陸。

  我們也是南方國家的最重要的地區,所以無論是制度形成、還是制度改進,最終總是會受到原有的社會歷史內含的一定的文化類型所制約。

  我們之所以說它「派生」(衍生),是因為全球人類生存所必須依存的資源,本身分布就不均衡。

  以全球淡水分布來看,俄羅斯的淡水資源最豐富。哪是最差的?淺色的地帶是淡水資源最少的地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等等這一帶,是淡水資源相對比較稀缺的地方。

  從土地、植被分布,也是非常不均衡的。再看全球人口密度,它往往是和水資源、和耕地資源、和植被分布高度一致。

  愈是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耕地資源相對比較多的地方,人口就相對多,又是很大的差異性。

  由此給出一個基本規律,就是資源稟賦決定生存方式,生存方式決定文化結構,文化結構帶動的是制度的派生性,然後制度在演變過程中,形成的是對原有制度體系、內部結構的路徑依賴。(二之一)

  (轉載自溫語鐵語-南方世界觀 / 國仁全球大學堂,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延伸閱讀:溫鐵軍看中東和解、中亞整合、亞非大陸橋能否順利達成?

 

溫鐵軍從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東、西方兩大文明的差異

溫鐵軍看中東和解、中亞整合、亞非大陸橋能否順利達成?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溫鐵軍看分布式策略保障糧食安全 預防戰爭風險帶來災難後果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