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通識|甚麽是燙樣?

編輯︰流螢

  要設計和建成一座建築物之前,建築模型必不可少,在古代,這些模型便叫作「燙樣」。究竟燙樣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燙樣,是清代時給予皇帝御覽而製造的立體建築模型,是各項建築設計的關鍵步驟,由於這種模型需要經過熨燙,故而得名。

  燙樣大多利用高麗紙、油蠟、木料、秫秸等材料製作,以水膠拼接,模型表面按照建築的細節進行描繪,所用到的工具包括剪子、毛筆、臘板等,還有特製的小型烙鐵以便熨燙成型。

北京故宮寧壽宮花園局部燙樣(複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眾多燙樣中,以「樣式雷」聞名於世。「樣式雷」指的是清代皇家建築設計世家——雷姓世家所製作的燙樣。

  自康熙年間以來,宮殿、皇陵、御苑等清代主要皇家工程幾乎都是出自於雷姓世家,包括有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天壇等,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傑出代表,為世人留下眾多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

  2006年,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北京頤和園德和園戲樓燙樣。(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閲讀:中國文化通識|古文獻「四大發現」是?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中國文化通識|清明節日期每年不同?

趣談中國文化|「文房四寶」是哪四寶?文房不是書房?

中國文化通識|古文獻「四大發現」是?

相關標籤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踏入農曆八月,又是華人最具節日氣氛的中秋節。提起這個節日,我們除了會想起食月餅、玩燈籠外,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老一輩之間流行一些中秋傳統節日的習俗或禁忌?其中一項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想必大家都會有個疑問,就是為何一個講究團圓的節日,偏偏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不能參與的活動?先說「男不拜月」,原來在古代民間,月亮多數用來形容女子,屬於陰柔的代表,是故象徵陽剛以及正氣的男子自然就不適合祭拜月亮了。

  與之相應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樣道理,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戶都會祭拜灶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