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貼揮春 你不得不知的禁忌

  揮春,又叫做春聯、門聯和福貼,起源於宋朝,一般是把恭賀新年的吉利字詞或者對聯用漂亮的書法,寫在紅紙,再貼在門、牆上,希望可以增添喜氣,帶來新氣象。但其實貼揮春也有講究,如果貼不好容易帶來晦氣,趁着新年,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下這些禁忌吧。

 大門口揮春要貼單數

  在門口張貼揮春,記得要貼單數而非雙數。因為單數為陽,偶數為陰,所以要貼象徵吉祥的單數而不是雙數。另外,大門不宜單貼一個「春」字,因為在古代,只有聲色場所才會這樣貼。

 屋內揮春宜貼夠8張

  有人認為「4」的諧音不好,就要避免在家中貼4張揮春。最好貼夠8張,就有「發」的寓意。不過,有人則認為玄學將4字稱為「生旺」,謂之又「生旺」又「發」。

當代中國-文化精華-貼揮春1
揮春起源於桃符,王安石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也有描寫。宋代開始,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就慢慢演變為現在的揮春。 (圖片來源:Getty)

 揮春避免與生肖相沖

  揮春上的圖案和祝福語一定要選擇和自己及家人生肖相合的,例如生肖馬就和生肖鼠相沖,因此肖鼠人士就不宜選用「龍馬精神」、「馬到功成」等字眼的揮春。如果大家不確定哪些揮春會與自己生肖相沖,就最好選購一些不涉及生肖元素的揮春款式。

 揮春不要倒貼

  依照古禮,「倒」與「到」是同義字,「財」如果倒過來貼,就會有將財倒光的意思。同樣,大門口的「福」字也不能夠倒貼,否則福氣會倒光。

文化精華-貼揮春2
揮春的挑選有學問,除了不要選擇和自己生肖相沖的揮春,也不要選擇帶「亡」、「滅」等負面字句的揮春,即使只是同音字也不適宜。(圖片來源:Getty)

 揮春不要貼足全年

  揮春古代多講究在年三十早上9點到12點之間張貼,認為此時陽氣最旺,但現時已經沒有太嚴格的時間規定,臘月二十三之後都可以貼揮春。值得一提,揮春只需要在正月張貼,但很多人會把揮春貼足整年,到來年大掃除時才換上新的。但其實這樣做不太好,因揮春上的祝福語會隨時日褪色,最好過了正月十五便撕下來。

相關標籤

正月十八:十八落燈 人家啖麵

  農曆正月十八,《儀徽歲時記》有這樣的記錄:「十八落燈,人家啖麵」。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一天被稱為「落燈日」,意味着燈會結束了,繁華熱鬧的元宵節過去了,過年也正式結束了。按照習俗,人們會將各式懸掛的燈籠取下來,收好以備來年再用,這個過程就叫「落燈」。

  又有俗語說:「上燈圓子落燈麵,再吃圓子等明年。」意思是說,上燈(元宵節)時要吃湯圓,而到了落燈這一天,人們會選擇吃麵條,寓意新的...

正月十六游百病 遊了百病不生病

  農曆正月十六日,民諺道:「正月十六遊百病,遊了百病不生病」,是甚麼意思呢?

  正月十六遊百病之說,在唐代民謠中便有:「正月十五看花燈,正月十六遊百病,遊了百病不生病」,是元宵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遊百病」又叫「走百病」。「走病」的參與者主要為成年女性,她們在正月十六夜間相約出遊,結伴而行,或過橋,或遊走外地,走過後便能遠離疾病,消災解難。

  清代蕭智漢所輯《月日紀古》...

1:34

《延禧攻略》裏的中國文化遺產 1600℃的春節「煙花」

2021-02-17

故宮裏的年輕人 用創新手法守護中國文化

2021-02-13
1:55

可以吃的中國文化遺產 孫儷劇中最愛美食竟是它?

2021-02-10

一封利市 蘊藏甚麼中國文化?

2021-02-07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 張明吉吉5A11
    發表於 2023-03-16 9:02 PM
  • #1
  • 太棒了,我又長知識了

  • 1 1
1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