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2-10
中國人習慣年三十晚先在門前掛爆竹,至午夜12時踏入年初一之際,再點燃爆竹,在霹哩啪啦的聲響陪伴下迎接新年。香港高樓大廈繁多,煙火爆竹這類易燃危險品均由政府管制,市民通常只能在除夕倒數或中國文化農歷新年等大型節慶才能看到煙火,而爆竹在香港更加幾乎絕跡。不過在中國內地,煙火爆竹卻是普羅大眾可以自行購買並點燃的物品,每逢新年,住在鄉郊的市民都會燃燒煙火爆竹,為中國文化新春佳節大大增添熱鬧氣氛。
為甚麼有放爆竹的中國文化?
農曆新年放爆竹的中國文化傳統習俗,源自於「年」獸傳說。相傳以前古時有一種名為「年」的怪獸,頭頂長犄角、眼神如銅鈴,異常凶猛,每年除夕都會下山吃牲畜,掠奪村莊,甚至還會吃人。有一年除夕將至,村民從高人口中得知年獸怕紅色、怕巨響、怕火光,於是為了趕走年獸,紛紛在家門貼上紅紙,並燃燒會發出霹哩啪啦聲響的竹節。翌日年初一,村民發現喜見昨晚成功嚇跑年獸,於是互相說「恭喜」道賀,後來亦成為了中國文化的新年習俗。
爆竹成為中國文化新年必備
事實上,關於年獸的傳說並不存在於任何可考證文獻,所以其起源無從稽考,甚至有說年獸傳說是從「過年」和「除夕」兩個詞彙衍生而來、倒果為因的產物。發展至現代,農曆新年燃點煙火爆竹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約定俗成的習俗,或是一項觀賞用的表演項目,其真正起源為何,已經沒有多少人在意深究。
總之,農曆新年中蘊含的中國文化記憶,就是要聽到爆竹霹哩啪啦的聲響才夠熱鬧。
不過,近年為了改善空氣質素,減少污染,中國多個城市都開始嚴格限制市民燃點煙火爆竹,想在大年初一聽到霹哩啪啦的爆竹聲,便要移步到小城市的小社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