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12-23
乘搭的士,放眼現在是非常常見的事物,幾乎任何人都會接觸得到。
但不說不知,中國內地是在改革開放後才真正出現的士,廣州就是中國的士業最早興旺的城市。
改革開放|出行成廣州日常難題 回鄉探親只能擠巴士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作為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的廣州,城市的交通配套無法跟上經濟發展步伐,出行成為廣州人日常面對的難題。
在有的士之前,廣州市最接近的士業務型態的是一種特殊出租汽車,多用於接待華僑、外賓、外國元首。
這些出租汽車既沒有收費設備,也不在街道上隨處游走,只停車在固定地方,並按照不同指定地點,以每公里收費。
乘客到達目的地後,出租汽車更必須空車回程,不能再載客,否則一律視為貪污。
但車少人多,加上每逢節假日,會有大批拿着大包小包,準備回鄉探親的港澳旅客。他們到達廣州火車站後,只能勉強去擠上人滿為患的巴士。
在香港經營的士公司的商人劉耀柱,每次回廣州探親時就要面對這些麻煩,坐車過程極為艱難。劉耀柱充滿商業頭腦,他認為可以藉此將香港的士引入廣州。
另一方面,出行難題是城市發展的桎梏,改變刻不容緩,廣州市政府亦下定決心發展交通。
政府的想法與劉耀柱的投資計劃不謀而合,雙方隨即開始洽談合作。
改革開放|港商與政府合作引入的士 揚手即停變新潮流
到了1979年7月,廣州市交通局成立小組,開始籌建本地的士公司。同年9月,中國第一間現代管理的士公司「廣州市白雲小汽車出租公司」正式營業。
1個月後,70輛全新、被塗上醒目紅色,並且安裝好車頂燈及「咪錶」的的士,已經整裝待發。
從籌備到投入運營,被市民笑稱是「紅凳仔」廣州的士,短短4個內投入營運。全新的運營方式「揚手即停、計程收費、電話約車、24小時服務」,往後更成為全國的士行業的標準。
廣州的士初期的收費並不便宜,每公里要0.6元(人民幣.下同),而當時一般人的月薪也不過是數十元。
幸好大家都對新鮮事物充滿嚮往,全新的出行方式很快就被接受。
年輕人用的士作為婚車,在當時甚至是一件相當時髦的事。
改革開放|「打的」見證香港內地文化交流與融合
有趣的是,的士雖是從香港引入,但其實內地一般以「出租車」作稱呼。而大家常聽到的「打的」,卻是用來表示乘搭的士。
商業合作的同時,意外促成了香港與內地的文化交流、融合。
的士如今已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但改變出行方式,也是其中一個改革開放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