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華夏四大神獸」 紀錄片《眾神之地》見證萬物有靈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好不容易才等到周末?只想攤在家中好好休息,但又不想虛度光陰?不妨趁假日看看這部被譽為「封神之作」的國產自然人文系列紀錄片《眾神之地》。

  安坐家中跟着鏡頭打開遠方的視野和格局,探訪「華夏四大神獸」——野犛牛、中華白海豚、亞洲象和東北虎,從這次神聖之旅深度感受中國美好自然風光。

眾神之地|歷時3年打造 開創自然紀錄片創新先河

紀錄片《眾神之地》總播放量高達1.2億,追劇人數超過87.4萬,成為2022年國產紀錄片榜首。(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眾神之地》是嗶哩嗶哩(bilibili)首部升級HDR調色和杜比音效的自製紀錄片,由「全華班」頂尖拍攝團隊歷時3年傾力打造。

  拍攝團隊的足迹遍布雲南、廣東、福建、吉林、黑龍江、青海、西藏等地,深入高原雪山、雨林深處,在大海上顛簸,在原始森林裏穿梭,拍攝團隊冒死拍攝只昐望每幀畫面都能呈現極度震撼的視聽效果。

  節目將鏡頭對準大自然,向觀眾展現華夏生態現況及4種華夏神獸——雪山使者野犛牛、海上精靈白海豚、雨林巨無霸亞洲象和森林之王東北虎的故事,繼而探尋人、動物、大自然和諧共存之道,成功於自然紀錄片領域走出一條獨具風格的創新之路。

《眾神之地》製作極具誠意,能媲美BBC的製作水平和畫面質感,同時「很中國的價值底色」。(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導演曾海若曾表示,很久以前便有想以紀錄片的形式探索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每種動物與孩子們在自己的領地裏生活,其實跟人類的生活無異。

  但對於人類和動物之間的「地方問題」該如何解決?4集的《眾神之地》中不僅提及人與動物的利益衝突,還有人類與這4種令人敬畏的動物共存之道,從中得到深刻的反省和體會。

  延伸閱讀:《蔚藍之境》紀錄片:展示中國海洋生態 鏡頭之美不遜BBC

眾神之地|探討人與大自然之微妙關係

  《眾神之地》每一集開頭都會展示各式各樣的中國古老傳說。如第1集便有提到相傳西藏的野生犛牛是山神僕人的故事。但不是為了讚揚神蹟,而是透過了解中國的野生動物和民族文化的關係。(《眾神之地》影片截圖)

  開首第1集的故事是《荒野上的輪迴》,講述拍攝團隊帶領大家進入神秘的青藏草原,聚焦現代牧民與野犛牛相處的故事。

  由於夏天是犛牛的繁殖季,因此野犛牛會從山上來到牧民養殖家犛牛的地方,原始的野性會令牠們從牧民手上強奪家犛牛群的控制權及建立自己的族群,並引領牠的「新子民」回到荒野山上,令牧民們束手無策。

  野犛牛強硬的「搶親」讓牧民又愛又恨,一方面野犛牛強壯的野性基因既能阻止日漸貧弱的家犛牛繼續衰退,並會長得更健碩;而且混血的犛牛可帶來可觀的收入,可是他們又因控制不住野犛牛帶來的騷動而苦惱。

  最終牧民理解順應自然的重要性,學會與野犛牛和諧共處,並明白需要借助野犛牛的力量,才能繼續在氣候嚴峻的青藏高原上立足。

《眾神之地》攝製隊花了近1年在高原跟蹤拍攝巡護員收留小野犛牛的故事。圖中看到小犛牛不只已把巡護員當成親人,還會跟着巡護員一起晨跑、外出散步,場面溫馨又有趣。(《眾神之地》影片截圖)

  第2集《粉紅色的回憶》中,救助中華白海豚的篇章令人非常感動。

  片中闡釋,江門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馮抗抗,一直致力於中華白海豚的救助行動。他曾多次幫助誤入內河的中華白海豚重返大海,雖然大多數的救助行動都以失敗告終。

  但這次馮抗抗繼續帶領村民徒手挖掘水道,最終讓擱淺於泥潭的老年白海豚重回大海,令屏幕前的網友們熱淚盈眶。

在第2集的《粉紅色的回憶》中,大家可以看到成功救助中華白海豚的真實經歷。為了讓意外擱淺的老年白海豚回到海洋,村民徒手挖水道,喚醒白海豚的求生欲,最終重歸大海。(《眾神之地》影片截圖)

  而第3集《尋找故土》則講述了雲南野生亞洲象家族的生存現況。

  片中提到雲南的農民為了防止大象晚上來偷襲,整晚打着火把以驅趕侵擾村莊的象群。

  後來,農民發現驅趕象群意義不大,於是出現了負責監測象群的護林員,他們每天會通過手機應用程式發布象群的位置。當地人便可根據「亞洲象預警信息」與大象錯峰出行,建立一個跟大象和平同處的嶄新相處模式。

第3集中提及的護林員趙平,他的工作是負責監測象群,每天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發布大象出現的位置。(《眾神之地》影片截圖)

  在最後一集的《山神歸來》中,觀眾們可更看到東北虎的保育成果。

  片中提到,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野外工作負責人馮利民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堅持以科學方法長期追蹤東北虎種群,加上東北森林生態系統持續向好,終於在跟蹤雌虎「十月」10多年後,確認到牠現定居於東北,更順利誕下4胎小虎,從而證明中國仍有東北虎種群繁衍,同時也證實了野生東北虎種群數量的恢復性增長。

在最後一集裏,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的馮利民博士與科研團隊,以紅外相機等器材跟蹤名叫「十月」的雌虎10多年。(《眾神之地》影片截圖)
雌虎「十月」給那片森林帶來4隻小老虎,而小老虎們又繼續繁衍,到了近年已經實現「諸山皆有虎」。(《眾神之地》影片截圖)

  延伸閱讀:B站美食紀錄片集合:遊遍大江南北 吃盡一日4餐

眾神之地|反思人類動物之關係 敬畏自然與生命

  當大家久留人海,心念山林時,不妨看看這部為你洗滌心靈的紀錄片。

  《眾神之地》帶來了極具中國美學風格的自然紀錄片體驗,每集50分鐘的故事更可見證到4大「華夏神獸」生存的珍稀高品質4K真實畫面,在極具代入感的HDR與杜比音階之中沉浸式體驗自然、人與動物的相處,讓你頓時放下浮躁的心情。

大象家族的一舉一動牽動觀眾的心。(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導演曾海若指出,希望透過這部紀錄片提醒大家,對大自然應懷有敬畏自然、生命之心。

  「不要去打攪動物,牠們在哪裏生活,我們就提供方便;牠們想做些甚麼,我們就盡力幫助。」藉此讓大家明白萬物皆有靈,且尊重動物、大自然。可見這部尊重生命、自然的好作品,意義極之深遠。

  延伸閱讀:紀錄片《超級工程》系列 見證中國10年科技成就

 

國家隊訪港|「六金王」馬龍來港再獻技 乒乓球天團如何煉成?

2024-08-29

犯罪電影《堅如磐石》:張藝謀磨劍4年 霓虹美學「大殺四方」?

2023-10-10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雲南環線列車

坐環線列車穿越大美雲南 3大主題景點玩法推薦

2025-05-01

影視時尚

溫馨母親節片單|4部感人電影 與媽媽共度暖心時光

2025-05-04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雲南環線列車

坐環線列車穿越大美雲南 3大主題景點玩法推薦

2025-05-01

影視時尚

溫馨母親節片單|4部感人電影 與媽媽共度暖心時光

2025-05-04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雲南環線列車

坐環線列車穿越大美雲南 3大主題景點玩法推薦

2025-05-01

影視時尚

溫馨母親節片單|4部感人電影 與媽媽共度暖心時光

2025-05-04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條問題分高下

2025-05-02
2008年5月8日
北京奧運聖火珠穆朗瑪峰頂峰

北京奧運聖火珠穆朗瑪峰頂峰點燃傳遞

蛙是朵趙冷

  「從未怨過命,一生都打拼。蛙是朵趙冷!」這是電視劇《我來自潮州》主題曲的歌詞,最後一句:「蛙是朵趙冷」,是用潮州話唱出,即「我是潮州郎」。

  資料顯示,在香港的潮州人約有70至80萬人,一些潮州富豪如李嘉誠白手興家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蛙是朵趙冷」(我是潮州人)、「架己冷」(自己人)等潮州話,大家都可能略有所聞。

  《我來自潮州》這套電視劇,也是以當時亞洲電視主席林百欣的生平做藍本。林百欣原籍廣東省潮陽縣,以製衣業起家,後來涉足地...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