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9-18
編輯︰許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把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增至57項。
林下種茶 「遠看像森林 近看是茶林」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位於雲南省普洱瀾滄,是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
據報道,布朗族先民自公元10世紀開始發現和認識茶樹,並運用森林的生態系統,與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研發出「林下茶」的種植技術。
「林下茶」種植技術,指的是在林間開墾,林下種植茶樹。「遠看像森林,近看是茶林」,所以景邁山與人們印象中茶山的規整大相徑庭。
因這種植技術保留了森林大部分的喬木,所以能充分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來有效地預防病蟲害,提供養分,並靠有機方式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延伸閱讀:中國56個民族 漢族人口最多 少數民族明星藝人都有誰?
聯合國:實現文化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據悉,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9月17日通過將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由5片古茶林,9個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護林共同構成。當地的布朗族和傣族居民至今仍然保存着語言、風俗、節慶、祭祀等民族文化傳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反映了傳統茶祖信仰基礎之上,政府管理與基層自治相結合,形成獨特的古茶林保護管理體系。
這一體系充分尊重了當地氣候條件、地形特徵和動植物種群,實現了對文化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加入「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後,中國的世界遺產數量已達到57項。
延伸閱讀:1996年12月5日 廬山成為中國首個「文化景觀」世界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