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證書編號「10001」 新中國第一位博士誕生

編輯︰王子傑

  經歷連番波折後,中國在1977年恢復高考。5年後,新中國終於培養出第一批博士,共有18人。

  主要從事理論物理學研究馬中騏不但是其中一人,更是第一人。馬中騏的博士學位證書編號為「10001」,由時任中科院數理學部主任錢三強院士親自簽發。

博士
新中國成立後,符合現代意義的博士在改革開放後始誕生,是中國科研史、教育史的里程碑。(網上圖片)

  第一批博士分別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馬中騏是18人當中第一個通過博士論文答辯,順理成章亦被指定在學位授予典禮上作為代表發言。

  雖然站在「C位」,但馬中騏非常謙虛,多次強調自己並不特別:「其實,成為第一個博士,是歷史的偶然,總會有第一個,不是你就是別人,這並不說明我比別人強,我只不過是這批人中間的一個而已。」

改革開放|教育制度艱難復常 馬中騏「超齡」險失考研資格

馬中騏
馬中騏是理論物理學家,也是新中國第一位符合現代意義的博士。(網上圖片)

  回想起這一條「博士之路」,馬中騏實在走得不平坦。

  恢復高考後翌年,國家亦恢復招收研究生,但設下年齡限制為35歲。

  當時38歲的馬中騏,雖然修畢過一次研究生,但想要再上一層樓,卻已經「超齡」3年。

  幸好經過研究後,上級認為在1964年及1965入學的研究生水平高,但沒有得到正式培養,應該要給予機會重新考研。

  研究生考試臨考前,年齡限制被改為40歲,而且上述年份的研究生不受限制。

  最終馬中騏報考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並以絕對優勢的成績被錄取。

改革開放|馬中騏臨危受命 博士論文獲權威專家認同

馬中騏
馬中騏在其博士論文答辯現場從容面對質疑,只花了一小時就完成報告。(網上圖片)

  及後新中國的學位制度在1981年正式確定後,教育部決定率先在中科院、中科大、復旦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設立博士試點,希望先讓一批人試點直接培養成為博士。

  成績優異的馬中騏成為中國科學院的試點博士之一。

  「當年8月,我得到通知要求在4個月內提交一篇高水平博士論文,這確實是一個挑戰。」馬中騏希望自己的博士論文能夠開辟新方向、研究新問題,於是就將當時最熱門的「磁單極理論」作為主攻方向。

  馬中騏從著名數學家谷超豪在復旦大學學報上發表的論文中得到啟發,嘗試用其開創的新方法來研究磁單極理論問題。

  到了1982年初,馬中騏完成博士論文,並獲得校方舉行答辯會。

  值得一提是,答辯委員會的陣容相當豪華,主席是「兩彈一星」元勛彭桓武,答辯委員還有胡寧、朱洪元、戴元本、谷超豪、侯伯宇、李華鐘等一眾國內知名學者、科學家,是當時粒子物理領域最權威的陣容。

  面對來勢洶洶,馬中騏就像平時上課一樣從容面對,花了不到一小時就完成報告。

  經過閉門討論,馬中騏當場就通過博士論文。

改革開放|馬中騏成新中國第一批博士 國家隆重舉行授予大會

新中國第一批博士
1983年5月27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中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大會。(網上圖片)

  往後一年多時間,包括馬中騏在內的第一批共18人,陸續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國家遂決定在1983年5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中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大會。

  除了馬中騏外,第一批博士還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兼博士生導師蘇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學院院長兼博士生導師李尚志、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兼中科院院士洪家興、前華東師範大學校長兼博士生導師王建磐等。

  第一批博士的誕生,在新中國的教育史、科技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馬中騏
馬中騏的博士學位證書,編號為「10001」,顯示他正是新中國第一位博士。(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國產車」經典桑塔納 見證中國汽車業跨越式發展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商業第一股」天橋百貨 國企股份制改革揭開序幕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國策通識

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國策通識|甚麼是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

中國維和部隊

改革開放|從5名觀察員到逾5萬人次部隊 細說中國「藍盔部隊」的故事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中國鐵路冷知識之三|鐵路車次有講究 為何同一趟列車有兩個編號?

盤點|中央三次贈港國寶大熊貓 重溫可愛瞬間

2:15

「熊臉識別」野生大熊貓 高科技守護中國國寶

四川大熊貓基地

四川「追貓」攻略!盤點3大熊貓基地 邂逅「花花」和它的小夥伴們

1:47

1800隻大熊貓

十大中國瀕危動物:「最可愛國寶」大熊貓

邊「玩」熊貓邊讀書?全國首個大熊貓學院正式招生

新興行業-大熊貓飼養員

新興行業|大熊貓飼養員是「最有趣筍工」?

成都大熊貓博物館開幕 主打高科技互動保育體驗

0:31
海南艦

有片|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訪港5天 即睇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風釆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18

香港古迹|堅尼地城魯班先師廟本月設免費導賞 細訴建築歷史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行山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腳比路長的道理

上海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

2007年12月22日
南海一號

南宋沉船「南海一號」出水

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是中國古代曆法二十四氣節中的重要日子,習俗之一是家家戶戶都在這天趕回家「做冬」,北方人更有吃餃子的習慣,於是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諺語,原來背後有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

  相傳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與東漢末年的醫聖張仲景有關。張仲景是一個醫術高明的人,某年在辭官返鄉時,正逢嚴寒的冬季,見到許多百姓沒有足夠的衣服及食物,有些人的耳朵甚至被凍壞了。

  於是,張仲景叫徒弟們用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剁碎放在鍋子裏煮,然後將這些餡料用麵皮包着,分給受寒冷天氣侵襲的百姓,治癒了很多...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