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8-15
坐落於南京獅子山頂的閲江樓,是江南四大名樓及中國十大名樓之一,始建於明代,有「江南第一樓」之譽。這座華美樓閣,原來曾經有着長達600多年有「記」無樓的傳奇歷史,直到現代才建成竣工,究竟是為什麽?
明代閲江樓 只有《樓記》不見其樓 為何突然停建?
南京閲江樓,與南昌滕王閣、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並稱為江南四大名樓,以名人詩篇傳頌於世,其中,閲江樓的建造故事,與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

朱元璋稱帝後,下旨命人在南京獅子山上建造一座樓閣,親自將其命名為「閲江樓」,並撰寫了《閲江樓記》。後來又命令在朝文臣各寫一篇《閲江樓記》,以大學士宋濂撰寫一文最佳,至此,這兩篇千古名篇便一直流傳至今。
延伸閲讀:茗山寺神奇古佛像 究竟是誰的傑作?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雖然有了兩篇膾炙人口的《樓記》,但卻不見樓閣的身影,究竟閲江樓去哪裏了呢?實際上,朱元璋並沒有將閲江樓建造完成。

朱元璋後來在《又閲江樓記》一篇交代了停建的兩個原因:一,是上天托夢於他,告誡他不要急於興建閲江樓;二,是他深思熟慮後,認為要先完成最迫切的大事。
那幾年,江山並未太平,太湖水災、倭寇滋擾等問題接踵而至,朱元璋只好把修建閲江樓的計劃擱置下來,專心處理政事,結果一擱便擱置了600多年,直到上世紀末才有起色。
1997年,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復建閲江樓,在原有已打好的地基上動工,直至2001年9月正式建成,閲江樓從此結束了600多年有「記」無樓的歷史。
延伸閲讀:蘇州最美重元寺 重生的千年「水天佛國」
跨越時空600年 閲江樓還原《閲江樓記》中勝景

先有記、後有樓的閲江樓,總面積5,000餘平方米,樓高52米,共有7層,分為外4層,暗3層,建築碧瓦朱楹,屋頂犬牙交錯,高低起伏,搭配色彩艷麗的琉璃瓦,整體富麗堂皇,尤為氣派,極具明代皇家色彩。
閲江樓四周的迴廊上,布置了600多隻神態各異的小石獅,與樓外的牌坊、照壁、山門、亭閣、碑亭等相互映襯,與主樓閣構成棱角分明的輪廓線,讓閲江樓更為壯觀雄偉。

跨越時空600年,如今,登臨獅子山巔看閲江樓,放眼遠眺,既可飽覽長江的壯闊美景,又能鳥瞰南京城的古今風韻,閲江攬勝,正如朱元璋在《閲江樓記》中所想象的「碧綠色的屋瓦、朱紅色的柱子,飛檐凌空插入雲霄......」,閲江樓勝景再次重現。
延伸閲讀:失落的百年寺廟 鴻恩寺為何有名無「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