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3-28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既是生產組織,也是基層行政單位,核心是「生產隊」,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
1980年9月,位於四川廣漢的向陽公社,率先全國第一個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換上「鄉人民政府」牌子。
自此,向陽鎮從人民公社,變為實行黨政分工、政企分開的鄉鎮,拉開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當地也因此被譽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
改革開放|舊體制阻礙發展 向陽得天獨厚卻一窮二白
向陽位於川西平原,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又有都江堰自流灌溉,全縣絕大多數農田都是旱澇保收。
另一方面,向陽南距成都30公里,北距德陽15公里,是廣漢的交通要點及南大門。
然而,縱使得天獨厚,向陽卻從來不是富庶之地。
在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後,向陽一直都一窮二白。統計數據顯示,1958年到1976年,向陽的年人均分配從68元(人民幣.下同)增加至74元,6元的增幅即平均每年只有多了3毛錢。
「有女莫嫁向陽郎,吃的稀飯浪打浪,住的草房笆笆門,走的泥路彎又長」,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流傳於向陽的一首民謠,反映當地生活比較貧苦。
不止向陽,整個廣漢縣的情況也差不多,1957年到1976年,廣漢縣的糧食總產量增長29.5%,平均每年增長不足1.5%。若將加入人口增長一併計算,人均糧食產量不但沒有增長,反而減少達67斤。
改革開放|「摘牌」前已暗推改革 實踐證明人民公社弊端
常光南在1977年時是廣漢縣委書記,他在調研農業生產情況時,發現問題就是出在人民公社。究其根本原因,是人民公社的生產關係,不能適應發展要求。
事實上,向陽早在1977年的春天已暗中進行改革,第十一大隊第九生產隊的農民將生產隊所有的田地「瓜分」,各自種植油菜、黃豆,收獲頗豐。
到了1980年初,常光南趁四川省委領導來到廣漢視察,在匯報工作中試探性地表達人民公社的弊端。隨後,廣漢縣委馬不停蹄地撰寫報告,將人民公社的問題上報予省委。
經過幾番爭論,省委致電告知縣委,認同所提出的現代化試點和改革意見有一定的代表性,批准在向陽進行人民公社體制改革試點。
改革開放|不怕惹禍偷「摘牌」 國家追認終創先例
從密議到暗中行動,向陽的「摘牌」過程也是相當驚心動魄。
1980年4月15日上午,關於摘除「人民公社」牌子的會議,在向陽飯店二樓會議室秘密進行。會議主持者常光南先是平靜地傳達上級認同改革的意見,隨後就提出在適當時候摘掉「人民公社」牌子,改為成立鄉人民政府。
同時,會議還訂了「三不」紀律,即不准宣傳、不准廣播、不准登報。
同年6月18日,在沒有剪綵、沒有炮仗,也沒有圍觀群眾及擺席宴請的情況下,向陽悄悄地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換上了手寫的「鄉人民政府」的牌子。常光南事後坦言,當時他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走錯了的話,就回老家種田。」
摘牌被揭發後,全國人大法工委和國家民政部派遣工作組來訪,經過座談、訪問、分析後,肯定了建立「鄉人民政府」的好處。9月時,經廣漢縣委同意,向陽正式掛出「廣漢縣向陽鄉人民政府」的牌子,成為全國第一個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
1982年12月,經全國人大表決通過修改《憲法》,正式結束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體制。1984年年底,全國各地基本完成「撤社建鄉」工作,建立近10萬個鄉鎮政府,實行近27年的人民公社制度至此不復存在。
向陽「摘牌」的舉動,推動中國農村的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向前起步,提供了先行者經驗,亦起到示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