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4-03
2021年,國家制定「十四五」規劃,為中國未來五年(2021-2025年)指明了前進方向,描繪出發展藍圖。
當中,對中國經濟如何規劃?對各領域發展有何策略?「十四五」系列主題文章經濟篇,以數據配合實例,為大家進行簡明易懂的解讀。
本文為經濟篇的第七篇文章,主要介紹國家未來如何透過「綠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經濟篇|綠色發展以實現「雙碳」
如果要說其中一種代表「十四五」的顏色,「綠色」一定榜上有名。
中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此,「雙碳」首次被寫入國家五年規劃,亦意味國家將透過各方面舉措以實現目標。
「十四五」規劃的原文,對於綠色發展、綠色經濟著墨不多,不過工業和信息化部隨後發布的《「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就有非常具體說明細節。
按照相關說明,「十四五」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目標的關鍵期及窗口期,更是工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5年。
當局認為,中國當前仍處於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階段,綠色發展存在一定困局。同時,綠色低碳發展卻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綠色經濟是全球產業競爭重點。
中國的目標明確,到了2025年,中國的工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將取得顯着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製造水平全面提升,為2030年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十四五經濟篇|傳統行業未來將「綠化」
推動傳統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是其中一大重點。以鋼鐵行業為例,它是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業,也是碳排放量最大行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總量均居於頭3位。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中國寶武,作為中國最大鋼鐵企業,鋼鐵年產量排名全球第一。
去年中旬,中國寶武發布報告,總結在2021全年,已在節能環保領域投入資金111.49億元,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率、噸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分別為22.2%、0.63%,BETTER(優良)型綠色產品銷量達999.83萬噸,綠色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138.3億元。
中國寶武在報告中承諾,會力爭在2023年實現碳達峰,在2025年具備減碳30%的工藝技術能力,並在2035年力爭減碳30%,到了205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
十四五經濟篇|不同地區各有「綠」走
中國幅員遼闊,經濟發展步伐不一,政府亦有特別舉措平衡各地區的綠色發展,一方面提升能源資源富集地區的能源資源綠色供給能力,另一方面推動重點開發地區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比重和資源循環利用水平,並引導生態脆弱地區發展與資源環境相適宜的特色產業和生態產業。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被劃分為重點綠色低碳發展高地,長江經濟帶則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主戰場,至於黃河流域就需要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以廣東省為例,政府已發布方案,未來將嚴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費,並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粵東粵西將建設兩個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又會因地制宜建設集中式光伏電站示範項目。到了2030年,廣東省的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將達7,400萬千瓦以上。
十四五經濟篇|綠色金融助力綠色發展
而為了推動綠色發展,除了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外,財稅金融方面的「綠色金融」亦會加大力度。所謂綠色金融,即對綠色發展相關經濟活動,主動提供適切的金融服務,包括擴大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範圍,以及對綠色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開「綠燈」等。
重慶市是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在蘊含豐富風能資源的豐都縣,得益於綠色金融,當地已運行的清潔能源項目總裝機達638.87兆瓦,不僅能滿足本地電力供應,還有富餘能源跨區域外送。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重慶的綠色信貸餘額超過5,500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0.4%。
以「綠色」去推動經濟向前,無疑是「十四五」規劃的重點之一,在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後,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自然就可以兩者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