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3-20
大型郵輪被稱作是「移動的海上城市」,目前大部分都由外國生產,但這個情況很快就會被打破。中國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正在上海進行建造,預計今年年底前就會交付。
首艘國產郵輪|24層樓高 可容納6500人
這艘國產大型郵輪被視為「一號工程」,由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目前內部稱之為「首制船」,計劃今年5月底正式出塢,即是完成設備安裝和系統調試工作,7月開啟試航,11月完成命名,並在今年內實現交付。
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總噸位超過13萬噸,寬約37米,高約70米,長324米, 以長度計算,如果將郵輪垂直立於地面,跟法國埃菲爾鐵塔差不多一樣高。

郵輪的住宿和休閒娛樂區共有14層甲板,2,125間客房,滿員的時候可容納6,500多人。
超過4萬平方米的公共區域面積配置了餐廳、劇院、購物區、水上樂園、健身房、籃球場等娛樂設施。
因為郵輪航行的時間較長,船上還配備了醫療中心,診療室、手術室、X光機一應俱全。

首艘國產郵輪|巨型工程 零件數是C919的5倍
不講不知,大型郵輪的設計建造難度極高,同航母一樣被譽為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而且郵輪在大海航行,要經受風浪考驗,要自己解決供水、供電、排污等基本問題,在有限空間實現如此繁雜的功能,難度可想而知。
中國此次建造的大型郵輪是名副其實的巨型工程,共有136個系統,逾兩萬套設備,2,500萬個零件,零件數相當於C919大飛機的5倍,復興號高鐵的13倍。此次成功建造,反映出中國裝備建造能力和綜合科技水準的進步。

首艘國產郵輪|「過路經濟」邁向「產業鏈經濟」
除此之外,與普通的輪船相比,大型郵輪的建造涉及酒店工程、娛樂系統等幾十個專業領域,能夠拉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一方面帶動本地船舶配套企業進入郵輪供應鏈體系;另一方面吸引國際先進設備商在華投資。
為建造這首艘大型郵輪,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跨行業吸納超500家全球供應商,在郵輪內裝領域與來自美國、意大利的54家服務商建立合作。
在合作的過程中,又拉動了國內廠家相關技術能力的提升,為修造、母港、零售等相關產業鏈帶來推動作用。

總結來說,遊輪行業正在由「過路經濟」邁向「產業鏈經濟」,業界發佈的《郵輪對中國的經濟貢獻》研究顯示,到2035年,郵輪對中國總體經濟貢獻值有望達至5,500億元人民幣。
如前文提及,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有望於今年交付市場,而其姊妹船二號船亦於2022年8月開始建造,計劃於2025年交付,同樣配置16層的一站式生活娛樂區,在多樣性和先進性上比首制船提升更多,將來遊客會有更多機會搭乘國產郵輪去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