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打造1億顆「水滴」 用特技營造「仙俠」方式打開京劇

編輯︰聞華

     當特效遇上國粹非遺,會發生甚麼?深圳有一個特效團隊,耗費1年時間,用電腦特效製作出上億顆水滴,為京劇表演賦予「潑墨山水」的驚艷效果,令舞台上的京劇表演者,如同身負仙術,一抬手、一轉身之間,引動波浪滔滔,極具視覺衝擊力。影片迅速走紅網絡,備受好評。創作者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令年輕人重新認識中國的傳統文化。

《阿凡達》同款設備 捕捉京劇動作

京劇水花特效動畫
在特效技術的加持下,京劇演員頭上的雉尾翎、背後的靠旗、服裝的下擺,都仿佛能引動波浪滔滔,紅、金、黑、白的色彩更加強了視覺衝擊力。(網上圖片)

      這段好似「仙俠劇」的京劇表演,應用了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即是透過設置大量動捕點,記錄表演者的動作,並轉換為數碼模型,生成電腦動畫。

      京劇表演唱念做打,有動有靜,有些動作更快到令人眼花。為了精準捕捉京劇演員的高速運動軌迹,特效團隊共設置了600個動捕點,動用12台攝像機,包括拍攝電影《阿凡達》時用到的同款設備。

京劇水花特效製作過程
為京劇表演加上「水花飛濺」的特效,應用大量的流體動力學,最終呈現的效果,由多達數百個圖層渲染合成,後期工作量很大。(網上圖片)

      採集到表演數據之後,團隊耗費大量時間,將表演內容拆解開來,重新編排動作,加入「水花飛濺」的特效。

      每個動作可能都會涉及上億顆「水滴(動畫粒子)」,渲染合成圖層多達300多個,工作量非常大,整個特效、後期製作過程耗時超過12個月。

京劇水花特效製作
大氣磅礴的京劇武戲,與飛舞的水花,形成一剛一柔的反差效果,加上鮮艷的色彩,極具視覺衝擊力。(網上圖片)

      團隊導演鄧博弘希望,透過這樣新穎的形式,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讓年輕人們換一個角度,重新認識中國的傳統文化。

「特效版」京劇粵劇 深受年輕人歡迎

      以現代技術重新演繹傳統戲曲,近年有不少嘗試。去年在港上映的首部4K全景聲粵劇電影《白蛇传·情》也是一個成功例子。

      電影特效鏡頭佔全片9成以上,「盜仙草」雲霧縹緲,「水漫金山」巨浪滔天,以往在舞台上無法實現的宏大場景,在大銀幕上真實地呈現出來。傳統美學和現代技術的碰撞,產生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令這部電影吸引許多年輕人,大獲好評。

京劇粵劇創新《白蛇传·情》
京劇、粵劇等傳統戲曲,近年積極創新發展,粵劇電影《白蛇传·情》就應用大量特效,真實呈現「水漫金山」等場景,深受年輕人喜愛。(網上圖片)

      粵劇、京劇都被譽為中國的「國粹」,歷史悠久,都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傳統戲曲怎樣吸引更多的年輕觀眾,是這些年備受關注的議題,用「仙俠」方式打開傳統戲曲,或許是一個成功的嘗試。

      延伸閱讀:粵劇在香港的演變與發展

王星記扇

改革開放|從公有制、承包責任制到市場化 杭州非遺王星記扇廠浴火重生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中國「最美圖書」 失傳千年的「龍鱗裝」

西湖龍井 憑甚麼「一葉千金」?

1:40

皮影戲登上4D舞台 「中國電影鼻祖」的新生之路

12年才一次!苗族最神秘的古老節日:鼓藏節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從天書到表情包 最古老甲骨文融入網絡時代

1:40

皮影戲登上4D舞台 「中國電影鼻祖」的新生之路

1年打造1億顆「水滴」 用特技營造「仙俠」方式打開京劇

25歲手作KOL 用500克黃金「神還原」三星堆面具

14年還原400多套漢服 「裝束復原」展現中華文化之美

2:02

KOL時代|專訪自得琴社:當中國古琴遇上哆啦A夢

2:01

廢棄材料製古風頭飾 女子「變廢為寶」傳承中國文化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