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5周年|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如何「心繫國家每一程」?

編輯︰王子傑

  香港即將迎來回歸25周年,要說這些年來香港人最耳熟能詳的事物,「心繫生活每一程」的港鐵公司肯定榜上有名。但不說不知,不只香港人熟悉,中國內地尤其是深圳、北京、杭州三地的民眾,日常生活也與港鐵緊密相連。

  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香港在方方面面都有親身參與,其中港鐵就投資建設及運營深圳、北京、杭州的部分軌道交通,名符其實是「心繫國家每一程」。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對香港人而言,日常生活幾乎離不開港鐵。(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香港回歸25周年|港鐵投資深圳地鐵4號線開創範例

  港鐵在1975年成立,舊稱地鐵公司,2007年「兩鐵合併」後更名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總部設於香港,因其在安全、可靠程度、顧客服務和成本效益方面表現卓越,被業界公認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鐵路系統。

  改革開放初期,內地的交通運輸基礎薄弱,總量不足。在1978年,全國運輸路線總里程只有123.5萬公里,其中鐵路佔5.2萬公里。及後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加大對鐵路建設的投資。進入21世紀時,鐵路總長度已增加1.7萬公里,達6.9萬公里。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1998年,北京市內已經有地鐵。(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香港在70年代至90年代因經濟高速發長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在國家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後,前瞻性地引入港鐵投資建設深圳地鐵4號線。2004年1月,港鐵與深圳市政府簽署協議,將BOT模式「建設一運營一移交」及「鐵路加物業」綜合發展模式首次引入內地。

  深圳地鐵4號線最終規劃全長約31.3公里,分三期進行,共設有23個車站。港鐵負責建造二期工程,並按照BOT模式安排,在工程完成後經營全線30年。此外,港鐵也在2011年投得4號線龍勝站車廠上蓋「天頌」發展項目,是港鐵在內地首個物業發展項目。

  這一次深港合作極具意義,是境外公司投資內地軌道交通的首個成功範例,突破以往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傳統模式,符合改革開放精神。同時,BOT模式為現今中國的公私合營制度進入城市開發、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節能環保、旅游文化等領域,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鑑。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2011年1月20日,深圳地鐵4號線二期的列車正線調試啟動儀式在龍華車輛段舉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香港回歸25周年|港鐵開拓更大內地市場

  對內地而言,港鐵將香港成熟的地鐵建設及運營經驗、先進管理經驗、可持續發展理念等率先帶到深圳,也為內地提升城市軌道交通整體水平起到引領和推動的作用。

  2019年7月,為表彰為深圳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外資企業,深圳市商務局特意舉辦頒獎典禮,港鐵是獲獎企業中,唯一深耕於軌道交通領域,為城市交通布局做出突出貢獻的港資企業代表。

  深圳地鐵4號線的成功,為港鐵開拓更大市場。2006年4月,港鐵與北京市政府簽署協議,首創以公私合營模式投資建設北京地鐵4號線。2012年9月,港鐵將鐵路業務拓展至杭州,獲得杭州地鐵1號線特許經營。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浙江省第一條地鐵杭州地鐵1號線也是港鐵以公私合營模式投資建造運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截至去年底,港鐵在深圳營運1條地鐵線路,同時已獲批另一條13號線的公私合營項目合約。在杭州,港鐵運營1號線及5號線。在北京,港鐵甚至營運多達5條地鐵線路。

  回歸25周年,這個過程中港鐵不但在香港取得驕人的成就,也為國家改革開放作出重要貢獻。

  延伸閱讀:當年今日九廣鐵路與地鐵合併 香港鐵路史掀新一頁

  延伸閱讀:羅湖口岸的改革開放故事 未來重建續推動深港交流

回歸紀念柱

  香港回歸紀念建築物之一,便有回歸紀念柱,它其實是甚麼呢?   不同於其他紀念回歸的建築,回歸紀念柱並非由政府負責興建,而是由八鄉鄉事委員會會員自行斥資建造而成,是香港唯一由民間籌建以紀念香港回歸祖國的建築物。

  回歸紀念柱座落於元朗八鄉上村公園,柱上有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的題字,上面書有「擎天一柱回歸紀念」的金漆字。

  回歸柱序文「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乃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之歷史時刻,舉國上下,歡欣鼓舞;海外赤子,揚眉吐氣;五洲之內,友好仁人,無不關注此世紀盛事。近者悅,遠者來,盼一睹交接之盛典,視躬...

港鐵《牛仔》展

童年回憶|港鐵香港站《牛仔》展覽 40年來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金庸小說

改革開放|從「禁書」變文學名著 金庸小說解禁內地全靠書迷鄧小平

2022-07-10
2:01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回歸25周年北上港人申領內地居住證享有內地居民同等福利

香港回歸25周年|北上港人申領內地居住證 享有內地居民同等福利

2022-06-14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掀大規模出國留學潮

改革開放|鄧小平一句話 推動大規模出國留學潮 中國學子走向世界

2022-06-1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2:54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內地支持本港人才培育香港體育運動飛躍發展

香港回歸25周年|內地支持本港人才培育 香港體育運動飛躍發展

2022-06-21
2:06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回歸25周年2004年CEPA實施零關稅助香港重振經濟

香港回歸|2004年CEPA實施 零關稅助香港重振經濟

2022-06-09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回歸25周年北上消費cover

香港回歸|吃喝玩樂兼文創打卡 港人北上消費趨多元

2022-06-23

香港回歸25周年|一文看清 10個數字感受25年的香港轉變

2022-06-15

香港回歸25周年|打卡之選!一文看清4大特色藝術裝置展覽

2022-06-20
當代中國-社會民生-香港回歸25周年|特區政府推多項慶祝活動主題曲《前》寄語港人邁步向前

香港回歸25周年|特區政府推多項慶祝活動 主題曲《前》寄語港人邁步向前

2022-06-01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香港回歸25周年|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如何「心繫國家每一程」?

2022-06-26
2:54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內地支持本港人才培育香港體育運動飛躍發展

香港回歸25周年|內地支持本港人才培育 香港體育運動飛躍發展

2022-06-21
2:06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回歸25周年2004年CEPA實施零關稅助香港重振經濟

香港回歸|2004年CEPA實施 零關稅助香港重振經濟

2022-06-09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回歸25周年北上消費cover

香港回歸|吃喝玩樂兼文創打卡 港人北上消費趨多元

2022-06-23

香港回歸25周年|一文看清 10個數字感受25年的香港轉變

2022-06-15

香港回歸25周年|打卡之選!一文看清4大特色藝術裝置展覽

2022-06-20
當代中國-社會民生-香港回歸25周年|特區政府推多項慶祝活動主題曲《前》寄語港人邁步向前

香港回歸25周年|特區政府推多項慶祝活動 主題曲《前》寄語港人邁步向前

2022-06-01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2025-04-25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一鑊粥  

    「一鑊粥」是廣東方言,比喻一團糟、一個爛攤子。這個詞由來是怎樣的呢?

  「一鑊粥」源自歇後語「煲燶粥——大煲夾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漿糊。粥煲燶了,便更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這個形態,反映做事並未完成,半途而廢,一塌糊塗。

  如果有人把「一鑊粥」來個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鑊泡」,事態便更嚴重了。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