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5-14
中國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探索南極,至今使用了4代考察船;從最初「臨時拉夫」、抗冰能力欠奉的「向陽紅10號」,到目前世界頂尖、能雙向破冰的「雪龍2號」,她們見證了中國極地科考的發展。
第一艘極地考察船沒抗冰破冰能力
中國對極地的研究,起步比西方晚了太多。以南極來說,西方從17世紀後期就開始探索這片神秘土地,且從未中斷。
1959年,美、蘇等12個國家簽署了《南極條約》,約束各方在這片最後淨土的活動,例如規定南極只用作和平目的、凍結領土主張等等。而中國雖然1971年已恢復聯合國席位,並是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卻長期是南極的「旁觀者」,直到改革開放後的1983年,才成為該條約締約國。
惟締約國只能算是「外圍會員」,因為在相關會議中,只有「協商國」才可參與討論實質內容和參與表決,而成為協商國的條件,是這個國家必須曾獨立開展南極考察,並在南極地區建立常年科考站,當時的中國未達到要求。
要突破窘境,也為了科學研究,中國決定盡快派出科學考察隊到南極,並在南極圈外的喬治王島,建立第一個科考站──長城站。
當時的現實是,中國除了欠缺極地考察經驗和相關設備,適合遠征南極的交通工具也欠缺。為此,當局只好「臨時拉夫」,由曾執行航天科研任務的「向陽紅10號」科學考察船,以及海軍的J121打撈救生船,合組南極考察編隊。
這兩艘船沒法破冰、抗冰,根本不具備冰區航行能力,大家只能依仗「向陽紅10號」的1.3萬噸體型,趁着南半球夏天,盡量向南極方向前進,箇中的風險可想而知。
「極地號」由芬蘭二手雜貨船改裝
後來大家都知道,中國第一次南極科考的隊伍在1984年11月出發,過程雖然驚險,卻總算完成目標。但任務中曾經駛近南極半島水域、剛剛觸及南極圈範圍的「向陽紅10號」,已因惡劣天氣和海況致船身受損;該船修復後再沒用於極地科考。
第一次南極考察之後,當局1985年從芬蘭買入一艘有抗冰能力的8,000噸級二手雜貨船,再自行改裝。該船隨後更名「極地號」,成為中國第二代極地考察船。
1986年,「極地號」首赴南極,圓滿完成中國第二個南極科考站、位於南極大陸東部的中山站建設任務,之後她又參與了5次南極考察,直至1994年退役。
事實上,隨着中國科考向南極腹地推進,屬於貨船設計、且船齡已大的「極地號」,面對高緯度的嚴重冰情也力不從心。
要知道抗冰和破冰雖然是一字之差,但前者只可以在浮冰海面航行,不具備在冰封海面開拓航道的能力;以「極地號」作為極地科考船,只是當時國力條件下的無奈之舉。
接下來,大家較熟悉的中國第三代極地考察船「雪龍號」出場了。該船由烏克蘭建造,原設計為運輸用途破冰船,1993年完工後被中國購入改裝成極地考察船,翌年首次開赴南極。
「雪龍號」曾參與極地營救行動
「雪龍號」排水量超過2萬噸,能以1.5節(約每小2.78公里)航速連續衝破1.2 米厚的冰層,可以更深入極圈,受到的限制較少。
她的設備也比「前輩」好得多,能搭載直升機配合任務,又設有大氣、水文等數據處理中心,以及海洋物理、海洋化學、生物、地質、氣象等一系列科學考察實驗室,讓中國的極地考察更專業化。
截至2022年,「雪龍號」已參加了30多次南極和北極科學考察。
說到「雪龍號」,不能不提她曾參與的國際性營救行動。2013年12月24日,一艘載着澳洲(澳大利亞)、英國遊客的俄羅斯考察船,被困在南極海域,情況危急。
接到求救信號的「雪龍號」和其餘兩艘破冰船馬上趕往營救,但率先趕到的「雪龍號」因為現場冰層太厚,一度無法靠近俄羅斯考察船,幾經周折至翌年1月2日才派出直升機,分批把該船52名乘客轉移到安全地方。
成功救援後,「雪龍號」自己卻一度受困於浮冰之中,一度險象環生。直至1月7日,她才因應冰況行動突圍,安全駛到清水區,為營救行動畫上圓滿句號。
據報道,「雪龍號」營救遊客的故事將被拍成電影。
另外,2014年3月馬航MH370在南太平洋失蹤,正在澳洲珀斯補給的「雪龍號」馬上趕赴相關水域,加入搜救行列。
極地考察船進入「雙龍出海」時代
踏入21世界,中國已在南極建有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4座南極科考站,北極則有黃河站,在羅斯海沿岸的第5座南極科考站也預計2022年完工。單單一艘「雪龍號」,已難滿足快速增長的科考需求。
為此,中國決定自行建造一艘更先進的破冰船作為極地科考船,這就是2017年動工、2019年交付使用的「雪龍2號」;這亦是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大型破冰船。
「雪龍2號」排水量雖然只有1.4萬噸,卻凝聚了科技,是全球設備最先進的極地科考船之一。更重要的是,她能雙方破冰,且破冰能力遠勝「雪龍號」;破冰能力的突破,會直接帶來極地科考作業模式的改變。
2019年10月9日,「雪龍2號」首次開赴南極,還於11月和「雪龍號」組隊,一起破冰前行,向中山站進發。
「雪龍2號」和「雪龍號」極考察船同時服役,進入「雙龍出海」時代,大家可以預期,中國極地科考肯定會加快腳步,並將走向世界前列。